三掌门 > 相逢务必曾相识 > 第1章 转学

第1章 转学


易心记日记这个习惯是从上初中开始的,尤其是认识严逸成之后,频率直线上升。

        在每一个写完作业的深夜,一天中最静谧的时刻,趴在台灯下一笔一划记录当天的心情。

        后来随着年纪增长,絮絮叨叨的小心思逐渐减少,每天只有单调的学习,上课,偶尔参杂一些娱乐,于是日记变成了周记、月记,甚至年记。

        13年微信的崛起更是让躺在qq通讯录里的人永久失去联系。

        只是命运啊,不时地会开一些玩笑……

        陈小阳在电话那端欲言又止:“心宝宝,有个事我憋了很多天,怕打扰你备考,但是现在不说又怕你以后生气。”

        易心合上刚背完的单词本说:“距离考研还有一个多月呢,说吧饶你不死。”

        陈小阳叹气:“我十一不是回家陪我妈参加婚礼么,意外的遇见了严逸成妈妈,然后吧,他妈妈和我聊的挺开心,就把严逸成微信推给我了。”

        易心一愣。好陌生的名字,很多年没有被提起了。虽然,这个人还时常出现在梦里,以当年那个少年的形象。定了定心神问陈小阳:“然后呢?”

        “然后吧,他妈妈和我聊的挺开心,就把严逸成微信推给我了。”

        易心默默点头,心想:合理。小阳是当时的班长,的确在上学时和很多家长打过交道。严逸成妈妈是开蛋糕店的,小阳说过,他家的蛋糕很好吃。

        陈小阳继续讲:“我俩当天就加上聊了两句,主要是,我们聊到了你。”

        易心呼吸一窒,老同学聊天,找话题聊到自己也很正常,可是,隐隐约约竟有所期待?

        陈小阳看易心没接话接着说:“我问他工作找的怎么样,他说在准备考研,我打字快就把你也在备考的事说秃噜了,你不会介意吧?”这句话越说到后面语气越虚。

        易心认真想了一下说:“倒也不会介意,只是我大概率是考不上,让他知道了会有点难为情。”

        话说到这,陈小阳又开始给易心灌输:努力就有回报,奇迹也会发生在你身上,诸如此类的鸡汤文学。

        从易心决定三跨考研后,这种话听的都起茧子了。(三跨:跨文理,跨学校,跨地区)于是连忙打住她:“你知道鸡汤炖多了会变毒奶么。还有,这点事你就担心我会生气啊,我这么小心眼?”。

        刚还在兴致勃勃传输鸡汤文学的小阳顿时就又萎了:“主要是吧……我把你微信推给他了。”

        易心想把手边的水杯扔到电话那端:“陈小阳!你好样的,绝交吧,山高水远,各自安好,再见!”

        “别挂电话啊,我可以解释的啊啊啊啊,心心宝贝~~”陈小阳怕易心挂电话赶紧说:“我问他了!他还单身呢!你也是啊!这么多了,这是天意让我给你俩重新搭上红线啊!”

        要不是宿舍里还有室友在,易心都要捶桌了:“那你给之前也要问问我啊。”

        “我不是怕你又矜持么,再说不是我主动给的,是他要的”

        不对,此时易心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陈小阳,你哪天把我微信推给他的?”

        陈小阳在那边掐指盘算:“大概,快一周了。”

        一周了,他没有加好友。

        陈小阳等了一会,试探地说:“我要不要去问问他?”

        “不用了。”易心想,不用了。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奇妙的很,也分外稀薄。从前天天坐在同一教室里,只要抬头就能见到想见的人,现在分隔两个城市,就算加上微信又能怎样,所以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解释道:“只是个老同学,初中毕业到现在都快7年了,不加就不加吧。”

        小阳见易心情绪低落,赶忙把话题岔开缓和气氛。

        易心挂掉电话后拿起盆出门洗漱,刷牙的时候在想什么呢?

        想如果小阳没有遇见他妈妈就好了。

        想严逸成的妈妈还记不记得当初耽误她儿子学习的坏同桌。

        想他应该能考的上研吧。

        想,他为什么要了微信又不加……

        洗漱完的易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最后索性翻身下了床,翻出那本日记。

        现在已经是10月末了呀,易心偷偷感慨,上一篇日记竟然还是元旦的开年记录,怪不得这么多年了,一本都没记完。

        往日记前面翻,有上课传的纸条,和好友看电影的票根,还有一封封没有被寄出的信,这些使得本子超出了其本身的厚度。

        重温才发现,原来初中毕业后的7年,让时光深处的记忆斑驳、凌乱,还有许多许多的细节,都留在了时间深处和笔尖下面。

        日记能刻画时光。

        7年前

        用鲁迅的手法来讲述提前上学的原因,易心是这样形容的:我有两个姑,一个是小学老师,另一个也是小学老师。

        于是悲催的小易心5岁就被扔进学校里,在大姑手下讨生活。

        太早上学的后果就是,她不理解为什么一斤铁和一斤棉花一样重;按顺序考单词就会,打乱顺序就不会,就这样一步错步步错,从没跟上过学习进度。

        等到初三,情况就演变成市十七中学全年级1300个学生,易心稳定在年级1000开外,简单来说,升最差的高中都要花钱找关系。

        赶巧,差几个月中考时易心大病一场,烧出了急性心肌炎需要休学。这时候智商还没崛起的易心,自我意识先觉醒了,主动向易爸爸提出降级。

        一直期待着女儿可以突然开窍一飞冲天的易爸爸也终于意识到是白日做梦,于是问易心是想就地降级,还是转学降级。

        她想了想,因为一些糟心的青春期问题,她和班级同学关系一直比较紧张,索性转学吧。

        就这样满怀期待的养好了病,4月份办理入学。

        后来易心不止一次和陈小阳讲述这一天的奇妙体验。从没有一个班级像11班这样割裂,班主任如此不近人情,而班级同学又出离的跳脱。

        教导主任把易心转交给班主任时,“魁梧”是她对周高远的第一印象。一个英语老师,体型像个扔铅球的。

        教导主任开口说:“这小孩就分给你们班,从十七中转学过来的。”然后转过头和易心介绍:“这是你班主任,周高远老师。”

        易心口头乖巧地问老师好,心里却在腹诽着:名字也很彪悍啊,一点都不像个女老师。

        距离下课还有一段时间,于是周高远把易心带到办公室,大剌剌地坐下问易心:“十七中来的?降级的?”

        话音刚落,易心感受到办公室突然安静,不用环视都能感受到办公室所有的老师的目光。点了点头。

        “你之前英语多少分?”

        “40多。”

        “数学呢?”

        “60……左右。”

        听见周高远啧了一声,易心在心里狂喊:问我物理啊,我物理有80多呢!

        可周高远却转身对其他老师说:“你们看看,怪不得十七中学年年升学率全市第一,把差生都劝退了能不高么。”

        其他老师不置可否,易心的思绪却突然飘远:都说如坐针毡,这她没坐着该怎么形容呢……

        幸好没用多久下课铃声响起,周高远示意易心跟她去班级:“下节英语课,带课本了吧?你现在这个成绩,哪都考不上,既然降级了就好好学。”

        说罢两人走进教室。周高远站在讲台上环视一圈:“这是转学来的新同学,来,你做个简短的自我介绍。”

        易心打量着新班级,最前面靠窗的位置有个办公桌,应该是老师的位置。教室内两两同桌分为4组。而此时座位上的所有人都整齐划一地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这种感觉真神奇。

        快速观察完教室布局,开口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易心。”

        说完发现班级里静悄悄的,易心想:坏了,是不是有点简短?要不再补充两句?算了,装害羞好了。

        好在很快响起的掌声缓解了这份尴尬,周高远在第一排指了个座位,旋即开始上课。

        易心友好地向新同座笑了一下,拿出课本装出听课的样子。没办法啊,新学校第一节课,思绪不定不说,还是最不擅长的英语。

        熬过漫长的40分钟后,下课铃响起,周高远卷起课本前脚刚出教室,后脚小半个班都围到易心桌边,以一个短发大嗓门女生为代表,叽叽喳喳的做些他们的自我介绍。

        “你好呀,我叫陈小阳是11班的班长。”说罢指着旁边的人依次介绍道“这是于清和吴桐,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们。”

        易心的后桌也拽着她回头做自我介绍,而另一边,班级的男生们则跑到她同桌那一侧调侃那个男生:“王子奇,你运气也太好了吧,居然和小美女同桌。”又引起一团吵嚷。

        哦,原来她的同桌叫王子奇。

        就在大家七嘴八舌,易心快招架不住时,女生群里缓慢地挤进来一个略微肥胖的男生,笑起来憨态可掬,微微颔首开口道:“你好呀,我可以叫你易心小姐么?”

        啊这?这是什么路数?

        反观陈小阳她们已经习惯了,那个叫吴桐的女生向易心解释:“他是叶思南,老派地很,我们都叫他爷爷。”

        小阳则和那个男生说:“你别让人家觉得我们是什么流氓组织好不好。”

        以后的岁月里,每当易心的班级来了新同学,她都想像当初11班的同学一样去关心,带去热情和温暖,可惜都未成行。班级氛围变了,也再没遇见像小阳那样开朗的班长。

        据陈小阳说,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她出生在日出时分。易心喜欢极了。小阳真的就像清晨的太阳,充满朝气希望,不仅自身炙热发光,还有余力照耀他人。

        最终还是上课铃打断了这大型介绍会。

        看到黑板右侧写着全天的课表,易心想:很好,这个习惯果然是全市通用。

        教物理的是个小个子女老师,瘦弱但嗓门大,她进教室后就发现有个生面孔,不过只看了一眼便直接讲课。

        这一天所有的任课老师几乎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对待易心。这样也好,易心松了口气,被关注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这所中学,初一上午出课间操,初二下午,初三没有。

        于是当天下午的课间成了易心最慌乱的时候,她不知道班级队伍在哪里。正彷徨着,有人牵起了易心的手,回头一看,是后桌那个女生,“别害羞,跟我们走。”

        显然这群女生是不同于陈小阳、爷爷的另外一个团体,热情确实是热情,可是……一张嘴总是带出的各种脏话总让易心想起十七中的那些同学,想起那些不愉快的经历。

        ……那些叫嚣着“易心,你有胆放学别走”的过去。

        叹了口气。之前因为年纪小没处理好的同学关系,可别又在新班级重演了,只好表面应付着,却不主动搭茬。

        在这样的兵荒马乱中,终于熬到了放学,易心收拾书包离开,迫切地想回家记录这特殊的一天。

        走出校门还没200米,就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回过头发现竟是陈小阳一行人。

        她们一边喊着:“易心,你家住在哪里呀?”一边向这边快速靠近。

        易心也回走两步迁就了一下她们的距离:“在花园坡二路。”

        “我们顺路!”说着三人已经走到跟前,易心这才看清另外两个人是吴桐和于清,于是结伴而行。

        为了缓解尴尬,于清挽着易心的手臂,笑看着吴桐和陈小阳打闹。聊天期间若出现她们之间的梗,于清会细声细语的同易心解释,比如提到的那个同学坐在哪个位置,具有什么特点……听着这些事的前因后果,易心也慢慢放松下来。

        原来她们4个竟真的如此顺路。新中学建在一个坡上,出门上坡再左转就是花园坡二路这一条长长的街道,吴桐最先到家,然后是于清,等把小阳送到家之后,再走个7、8分钟易心也到家了。

        就这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易心努力融入这个女生小团体,虽然慢热,但是托顺路的福,没几天几个女孩就开始聚在一团打打闹闹嘻嘻哈哈。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3237/83237034/72922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