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 > 第27章 添牛进口,咱又是有车一族了

第27章 添牛进口,咱又是有车一族了


如果说选择摆摊位置,那谁都知道在县里摆摊会更有利。
  县里更加富庶,吃的也会卖得更贵一些。
  说不心动是假的。
  王老太太心思转了几转。
  买头牛除了可以拉车,还可以耕地,缩短农忙时间,就意味着可以增加摆摊时间。
  家里反正已经养了那么多的小动物,也不差这一头。
  但牛是大件,还是得回去和老头子说一声。
  于是王老太太话没说死:“这是回去和你们爹商量商量吧!”
  一听就是有门,八月和老爹一对视,这下就放心了。
  至于解放老爹的拉磨小毛驴,一步步来呗,牛有了,驴还远吗?
  一路上女性们都热热闹闹地讨论着布料的分配,计划着缝制什么样的款式。
  男人们则开开心心地畅想着买牛的美好愿望,从购买、喂养到使用全部都想好了。
  八月从来没有感受过这种一大家子的快乐气氛,一时很有感触。
  晚饭过后,趁着大家都在,王老太太说起八月想买牛车的建议,郑老爹先是一惊,又是一喜。
  惊的是这得多少钱呀,家里的账一直都是王老太太在管,郑老爹还真不知道存款有多少。
  而喜的是难道自己也要成为有牛一族了吗?
  广大农民对于牛的喜爱,不亚于现在男人对于车的喜爱,而且牛不仅能拉车,还可以犁地。
  现在家里有架牛车的,都是家境较为殷实的,家里孩子说亲的时候都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优势。
  王老太太当着大家的面,又拿出放在柜子最里面的钱匣子,细心地数了两遍,还剩二十二两三钱。
  拿出二十二两递给郑老大,嘱咐明天集市的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没想到郑老爹半路拦截,边从王老太太手里拽钱袋子边说:“明天我和老大一起去看看。”
  开玩笑,家里好不容易买次牛,能不亲自去看一看,挑一挑吗?
  八月看着这老头恨不得马上就去买牛的表情,笑嘻嘻地说:“我爷亲自去买,一定能挑到最健壮好用的牛。”
  请忽略此刻郑老头满脸受用的表情。
  买牛是件大事,郑老头早早就睡不着了,翻来覆去的,被王老太太骂了一顿,才老老实实地装作睡着的样子。
  好歹等到外面销售组悉悉索索的动静,郑老头手脚麻利地起床收拾,其他都是次要的,最要紧的是钱袋一定要拿好。
  东西很多,到了集市,销售组先去出摊,只有郑老大跟着郑老爹去了牛马市。
  现在这些牛呀马呀都是很矜贵的,所以贩卖的人不太多,大都是自家养活了出来卖的。
  有专门养母牛,生了小牛来卖钱的,也有家里急需用钱或不想养了来卖的。
  郑老爹和郑老大在集市中转了两圈,从牛牙口到牛鼻子,观察呼吸,观察便便,把市场上所有的牛都看了个遍。
  也不怪郑老爹如此小心,这么大的牲口,买来就要养个十来年,买不好了太闹心了。
  最后两人都看中了一头三岁左右的小公牛,看看牙口,刚好换第三对乳牙。
  骨架大,养的也不错,胖瘦合适,鼻尖上有水珠,说明比较健康。呼吸也不急不缓,便便也正常。
  就是要价有点高,二十五两。还不带车架。
  摸摸钱袋子,不够,但又特别想要怎么解?
  于是父子两人开始讲价。
  这头牛品质好,所以在市场里价格也属于好看的。
  其他也有便宜点儿的,带车架二十二两就能买,但珠玉在前,就不想凑合了。
  卖牛的人也是个爱牛的,把牛养的很好,即使现在要卖掉,你希望能给他找个好主人。
  看着郑家父子真的特别想买,对牛爱不释手,摸了又摸,知道也是爱牛人士,最后就便宜了二两银子,以二十三两成交。
  但钱袋子里只有二十二两呀,莫急,这会儿已经临近中午了,带着卖牛的来到了酸辣粉摊。
  今天香菜已经送过去了,收获200文,再加上土豆饼和豆腐,以及一些酸辣粉,又凑了800文,就是这么刚刚好。
  至于今天交账的时候王老太太会不会跳起来,已经不在思考之列了。
  今天收摊回家的时候就可以解放人力,用上牛拉车了,一心想赶紧试试新车,郑三嫂卖酸辣粉的手脚都快了几分,郑大嫂揽客的笑容都更加真诚了几分。
  卖完收摊,把牛牵过来试车,这牛原来也是干活的,所以都是做熟了的,并不抗拒。
  现在这个车架是原来人拉的,所以比较小,即使有了牛,堆满东西的车也没法坐人。
  于是,就看到一个人在前面牵着牛,牛拉着车,车后跟着一堆人美滋滋地看着前面的车。
  尤其是其中一个小老头,抑制不住的乐呵,一不小心就会呲出标准的八颗牙。
  路上还好,进了村子,来来往往碰到的都会羡慕地问上一句:“叔,家里买牛了?”
  要不就是:“哥,这牛真不赖呀。”
  或者是大一辈儿的:“大川呀,啥时候买的牛呀,出息了,出息了。”还不忘竖个大拇指。
  郑老头感觉自己是飘回去的。
  一进院子,马上呼啦啦围上来一群人,小孩子们想去摸,又有点不敢。八月就把念念抱起来,牵着她的手摸了一下牛屁股。
  牛尾巴一甩过来,吓得念念“嗖”一下就缩回了小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郑老四卸下车架,接过牛绳,小心地牵着牛走到今天新搭的牛棚下。
  牛虽然不怕冷,但怕戗风,而且下雨下雪什么的也会降低牛的抵抗力,所以还是要养得精心一些。
  牛棚是在郑老爹他们走了以后,郑老四迫不及待地拉着郑老二一起搭的,三面墙体,顶上茅草棚,正面还放了半截石槽。
  目前条件有限,先凑合着住吧。不而且棚里已经放好了一些草料,也全是拎包即可入住。
  大家看了一会儿牛,王老太太突然想起什么,对着郑老大和郑老爹伸出了收。
  郑老大磨磨蹭蹭,把怀里一个没多少东西的钱袋子放到了王老太太手里,王老太太一阵疑惑,昨天把钱给了老头子,怎么又到老大身上了?
  回头看看郑老三,以为另一个钱袋在他手里呢,结果老三摇摇头。
  “给你。”突然听到郑老爹的声音传开,之后,就见手里多了个空袋子。
  “谁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王老太太忍不住咆哮了。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3206/83206243/131312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