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 > 第29章 坐上驴车,解放双腿的日子如此美妙

第29章 坐上驴车,解放双腿的日子如此美妙


第一次分摊去县城,家里的人又出动了好多。
  郑老四被派出去到镇上销售组帮忙,这倒不稀奇。
  难得的是连郑老二也被派出来了,家里拘了这么久,终于让八月领着他去给县城销售组帮忙。
  东西基本上都放在了牛车上,销售组的四个人也坐在牛车上,驴车上只坐了八月父女和郑老四。
  为了不浪费这次机会,八月还带了一些郑老四抽空编的小篮子、一些山楂和五斤左右的香菜。
  反正东西不用自己扛,都拿着点儿呗,而且这些东西都几乎没有成本,万一卖出去了都是赚的。
  先到了镇上,把郑老四、郑老大和郑大嫂放下,分了一半东西给他们,继续出发去县里。
  县里的摊位是前几天郑老三来看过的,也交了一个月的摊位费,所以到了就可以摆出来。
  价格也都打听过了,县城里的百货比镇里的便宜,因为从别的地方运来县城比较方便。
  但吃的东西会贵一些,因为粮食一般都是农村人种的,所以离的越远,价格就越高。
  所以顺应市场规律,八月他们也打算把价格涨一涨。
  土豆饼卖两文钱一个,铁板豆腐两文钱一份,这些本就是一两文的东西,之前卖的便宜,所以虽然涨了一半,总价也不算贵。
  酸辣粉和铁板炒饭各涨了两文钱,都是卖八文钱。
  和在镇上开张是一样的套路,先做一点自己家人在那吃,八月父女两个唱双簧,边吃边夸。不一会儿就有人来主动买。
  这种铁板的形式比较新奇,而且味道也不错,再加上县城的集市人又多,两百斤的土豆渣和八十斤的铁板豆腐很快就卖完了。
  土豆饼能收个一千两百文左右,豆腐六百四十文。
  郑老三和郑三嫂是轮流做的,一刻都没有停歇。
  郑老二收了一会儿钱,就和八月带着篮子、山楂和香菜去了菜场。
  其实香菜一次性卖给饭店会比较方便,但八月此时又没什么事情,而且零卖的话价格会高一点,所以她就干脆自己蹲在那卖了。
  山楂也算是水果的一种,在菜场卖也不算突兀,只是给他们包装了个漂亮篮子而已。
  因为山楂是野果,所以没有涨价,还是大的五文,小的四文,光买山楂一斤三文。
  来买菜的大都是女性,对于这种不是很贵,但很漂亮的小东西没有什么抵抗力,更何况还附带着山楂,带回去给孩子老人吃都不错。
  所以时不时地有人买上一个。
  现在的香菜也算是物以稀为贵,十八文一两,买的人还挺多。
  有些人家可能就要那么几根根,象征性的收几文钱,可能比称斤还要更贵一些。
  总共带了五斤左右的香菜,十个大篮子,二十个小篮子,除了装在篮子里的,还单独有个二十来斤的山楂,一会儿就卖的只剩三四斤的山楂了。
  收获也是很丰厚的,香菜的九百多文,加上篮子山楂的一百八,总共也有一两多呢。
  时近中午,八月父女返回酸辣粉摊,这时候铁板和酸辣粉同时开卖了,所以郑老二开始专职收钱。
  八月则收拾碗筷,做清洗工作。
  天比较冷,所以在酸辣粉开卖之前,郑三嫂已经烧好了一大盆的热水。
  县城里的摊位稍微大一些,放四张桌子,挤一挤能坐二十个人。
  今天只带了三十斤的土豆粉,差不多九十碗,还有十斤米,差不多五十份铁板炒饭。
  酸辣粉和铁板都算是快手菜,炒饭吃的也快,只有酸辣粉有时候因为辣,吃得稍慢一点。
  中午的翻台率很高,大约到了两点钟左右,东西全卖完了。
  价格都是八文,总共140份,入账一千一百多文。
  掂着沉沉的钱袋子,八月嘴都合不拢了,今天光县城销售组的毛收入就有近四两。
  在郑老大和郑大嫂收拾东西的时候,八月提出要去书店逛逛,给两弟弟买点纸去,刚学写字不久,掌握不太好,字体较大,还挺费的。
  镇上一刀纸卖105文,而县城里的100文就行。
  而郑文青最近老被罚,几乎每天都被夫子罚抄课文,所以纸有点跟不上了。
  和郑老二商量了一下,打算多买一点,一次性买了十刀,还磨着老板送了两只毛笔。
  一两银子就这么爽快的花掉了。
  好在今天收入会很高,王老太太数钱的时候会很开心,一高兴估计就忘记了花钱这茬。
  等他们拿了纸回去,郑老大夫妇也把东西都收拾好了。一大伙人又赶着牛车和小毛驴去镇上接郑老大夫妇。
  镇上的东西也买完了,两百斤的土豆渣卖了六百文,八十斤的铁板豆腐三百二十文。
  还有十斤的米,三十斤的粉条,总收入八百多文。
  再加上饭馆香菜收入两百文,镇上销售组总收入一千九百多文。
  回到家里,王老太太果然很开心,今天总共的毛利润是六两银子,花掉一两,还剩五两。
  而成本呢,四百斤土豆约八百文,一百六十斤豆腐一百六十文,二十斤大米两百文,再加上其他配料,总成本一千三百左右。
  这样一算,纯利润也有个四两多银子。
  王老太太开心的嘴都合不拢了,
  这要是一天四两多,十天四十多两,一个月就有一百二十两了。
  天呢,你是认真的吗?前段时间五两银子都逼得王老太太牺牲了最后一件嫁妆,没想到也就是现如今一天的利润。
  短短的一段时间,老郑家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都是八月带来的。
  想到这里,王老太太不由庆幸地得看了八月一眼,这娃真是家里的点子大王,好在当初没让郑老二偷偷卖掉。
  王老太太美滋滋地把银子收起来,小心翼翼地全部放进钱匣子里,又把钱匣子慢慢塞到了柜子的最里面。
  总感觉这个匣子很快就要装满了呢,要不要到郑文承师父家里去订做一个大点的呢?
  王老太太一边放钱,一边乱七八糟地东想西想。唉,钱多了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3206/83206243/131312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