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 > 第54章 整齐出操,精神面貌一定要好

第54章 整齐出操,精神面貌一定要好


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上课日,早上一大早,孩子们集合以后,郑老二就带着他们出了第一次晨操。
  他先简单的教了一下“一二一”的口令,然后就带着他们在操场里边跑边喊口号:“锻炼身体,勤奋学习。”
  原谅郑老二吧,太复杂的也想不起来了,保家卫国什么的好像也不太合适。
  因为是第一天上学,所以村民们也比较关注,看着他们跑步喊口号,觉得有些诧异,不是应该之乎者也吗?
  跑操完后,第一件安排的是语文课,由夫子来上。
  夫子本来想着第一节课教握笔,发力,再简单的教两个字,结果发现,大家的文具都不整齐。
  主要是成套的笔墨纸砚对农村人来说,着实贵了一些,免费来上课还行,真要花个一二两银子去买这些东西,那真是一笔大支出。
  没办法,郑老二只得拿出了自家备用的笔墨纸砚给大家用,当时没想着这么多,没买够,只能两三个人合用一套。
  所以最终的结果,大家先拿着细竹竿练握笔,练得差不多后,再合用文具练习下笔。
  字一次性教了五个,都是很简单的那种,然后让他们蹲在院子里的地上自己练习写字。
  夫子去找了郑老二:“这样不行,不能总在地上练,地上写的姿势和在纸上是不一样的,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文具问题。”
  郑老二也头痛:“这个学堂本来就没有收束修,是一场亏本买卖,提供一批笔墨纸砚不难,但要能长久的干下去,还是要能自给自足才行。”
  夫子:“后面招生倒不是大问题,等过上一段时间,我选出几个比较好的苗子,单独授课,两年后只要有人过了童生试,自然会有更多的人来报名。所以最重要的先熬过这两年。”
  郑老二:“后面再有人报名,那你一个人也顾不过来,还得再找夫子,今天我先去把这一批的笔墨纸砚配齐吧,后面再想办法。”
  郑老二又跑到王老太太那里去申请批款。
  “啥?笔墨纸砚也要我们买?这可不能起头呀,那么多孩子呢,这得买多少才能够?”王老太太一听就不干了。
  “是是是,娘说的对,这次先买了,后面我再想办法。”为了从老娘手里抠出钱,郑老二很是乖巧。
  看着老娘不为所动,郑老二无奈朝着自家小棉袄使个眼色。
  其实在郑老二说的时候,八月的脑子就飞速运转,他也发现了这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大家虽然都想让孩子上学,但有时候经济条件不允许,就像现代的九年义务教育,依然有人不去上一样。
  “奶,不然我们雇佣这些孩子吧!”八月开口。
  一听是八月说话,王老太太终于转过来,但还是嘟囔:“这么小的孩子,能干什么呀?”
  “奶,之前我们的草可基本上都是他们打来的,现在每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去山上拔草,也不算多少钱了,反正干活的就给笔和纸。”
  “然后再让他们给我们削土豆,即使他们做的比较慢,但架不住人多呀,可以给我们省出1到2个人,让这些人再去多摆个摊,挣到的钱也差不多够他们的基本用具了。”
  八月看向郑老二:“但这样一来,一天至少要用掉他们两节课的时间了。”
  郑老二:“这个倒没事,一天排了八节课,用掉两节,还有六节,去山上拔草也能劳逸结合,路上还可以集体背诵课文,不大影响。”
  八月:“那就要安排好他们的时间,后面还得再想其他办法,要让学堂能自己运转才行。”
  听着八月说的也有道理,省出两个人再去摆个摊,对自家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王老太太也就肉痛的拿出了钱。
  下午上课的时候,郑老二给孩子们说了让他们拔草并且削土豆,来换取平时上课使用的笔墨纸砚的事情。
  有些孩子们还小,不是很懂,只是校长和夫子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有些十来岁的孩子们就懂事了,也知道那些东西很贵,家里买不起,很有些不好意思。
  郑老二趁着这个时间又对他们做思想工作:“我知道你们都很懂事,不要觉得不好意思,现在这个情况只是暂时的,以后我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大家的文具问题。”
  “人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所以有的人穷,有的人富,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我们以后人生的高度。”
  “现在学习的机会已经放在了你们面前,你们要做的就是抓住它,以后能过什么样的日子,都要看你们现在努力付出了多少,校长和夫子很看好你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孩子们被说的斗志昂扬,恨不得马上就能交出一份好看的答卷。
  这边暂且不说,郑家进行了人员调配。
  原来有三个摊都是放了三个人,现在把他们都调成两个,又从家里调了一个发过去,找了附近的两个镇子多开了两个摊。
  每次大集的时候,县里的摊有些调配不开,就让郑老四或八月过去收个银,招呼一下客人什么的。
  现在早上的出操变成了挖野菜,一人一个小背篓,喊着口号跑着步,来到山脚下,然后就在附近挖好了,再排队回去。
  下午的时候安排削土豆,现在用量这么大,基本上他们都能削完,刚开始大概要四十分钟,现在速度越来越快,基本二三十分钟就完了。
  村民们都知道了自家孩子要给郑家挖野菜,削土豆,有些人内心会有一丝不满,但大多数人觉得人家教学不要钱,还给笔墨纸砚,是自家赚大了。
  但随着孩子们认字越来越多,字写的越来越好,虽然很多家长是文盲,但看着字越来越方正,就感觉越来越好吧。
  再加上孩子们一直在说学校如何如何好,夫子如何如何好,校长如何如何好,家长们也就释然了,当然,对于最后一句校长如何如何好,大家通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
  郑老二……洗白的道路怎么如此艰辛呢。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3206/83206243/13131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