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带着爸妈穿越,在古代开设福利院 > 第125章 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且要坚持的事情

第125章 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且要坚持的事情


因为车马行地盘比较大,隔出来一小块儿地盘给木匠做活是没有问题的,酸辣粉店是自顾自,所以再就是需要有一个小门面放一些木工成品在里面,所以就花了100多两买了个四十来平方的门面,没有院子,只是后面带个储藏间,还算适用,
  这四十平分成两个店,一个卖家具,一个卖衣服。
  车马行离这些店铺都不算太远,所以如果有什么大件或者要看现场啥的,都很方便,甚至还可以搞个送货上门。
  车马行的马第一批都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他们招的人多了,不乏有懂马的人,所以后来也尝试自己养马,现在用的有好些都是自家产的,当然,如果战场上有要退的马,最后也依然是落入了郑家的马圈。
  所以在府城的车马行,打算只用马,牛的话就象征性的养个两三头,等到需要拉重物的时候,就派他们上场。
  赵英胜甚至将人都规划好了,先来十匹马和十个人,后面根据情况慢慢增加。再雇个人做饭,打扫,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其实各个店铺的装修基本上都有固定风格,因为八月想做成连锁店,带来的两个木匠都是之前参与过其他店铺修建的,对于各种要求都很了解,所以收拾房子的收拾房子,做木工的做木工,分工明确,各自忙碌。
  其他人都有事做,只有八月无聊到挠头,因为各种指派,各种程序,春夏秋冬都很熟练,在这几年里,她们参与了大量店铺的承建,八月感觉自己培养了几个职业经理人。
  闲不住,八月就去逛街,大家都不让她独自出去,所以就春夏秋冬轮番陪她出去。
  反正都是打发日子,顺便考察行情,所以什么酒楼、茶馆、金店、胭脂水粉铺、布料成衣铺等等,价格也了解的七七八八,心里大致有了数。
  穿越这么多年以来,八月已经习惯了没有火车汽车,没有电视电话的日子,现在家里各种事物都上了正轨,也不像刚穿来的时候那么忙,所以她很享受现在这种有钱有闲的日子。
  但唯一不太想适应的,就是现代的很多美食。
  除了那种很简单的,有时候太馋了就在自己家里做一下,但终归业余就是业余,味道和记忆中的还差了些,更何况还有很多是只吃过没有做过的,越想越是想吃。
  第二天,八月就带着春芽去找了牙人,说自己想买个厨子,或者做饭好吃的都可以。
  牙人对着她的条件,找了三个人出来,一个大约是四十多的中年汉子,曾在大酒楼做过厨师,拿手菜都是麻辣鲜香类的大菜。
  还有一个三十多岁,也是男的,是祖传的手艺,家里人之前都是厨师,还开了一家小饭店,最后被对手搞垮,沦落到此。他基本上各种菜式都会一些,不见得有多精,但胜在广。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以前在大户人家的厨房里干活,因为后院的一些事情,被连累发卖。会做一些菜,但不是太多,大都是面食以及煮煮炖炖的那种,但懂得食物搭配,味道也不错。
  八月大致问了一下他们的情况,有点纠结,麻辣鲜香的她喜欢,菜式广泛的她也喜欢,煮煮炖炖的,那不是养生必备吗?自己虽然用不着,但耐不住家里有老人呀。
  三人看着她是个和善的姑娘,不免动了心思,虽然已经沦落到被卖,但谁不想跟个好主顾呀?于是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她,希望自己是那个被挑走的幸运儿。
  “多少银子呀?”春芽看着八月貌似还在思考,就问了一句。
  牙人从年龄大的开始说:“因为他们都有手艺,所以价格会高一些,这个十七两,这个二十两。”最后指着那个姑娘:“这个二十五两。”
  八月有点奇怪:“为什么?”
  牙人秒懂了她的意思:“小姐您看看,这姑娘不只会做饭,模样也不错。”
  八月仔细一看,确实长的不错,但他好像故意把自己弄得丑丑,头发也不好好扎,脸上也脏不拉几。
  “小姐好心,把我买了吧,奴一定为您做牛做马。”那姑娘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另外两个人见她如此,欲言又止,好像本想也争取一下,但想想牙人的话内之意,就忍住没说。
  八月将这些看在眼里:“五十两,三个我全要了。”
  牙人连连叫苦:“这个不行呀,小姐,价格太低了,我要亏掉的,要不六十两吧。”
  深谙砍价道理:“我给的价格已经不低了,而且一次买了三个,你这也少了三张吃饭的嘴,要是一直没有人买,那不是更亏?”
  说完态度很强硬:“如果不卖,那我去别处看看。咱们走,春芽。”
  一天要走,牙人急了:“小姐请留步,价格再商量,五十两确实太低了,我们也都有成本在的,要不您看您再加点?”
  八月转身:“那就各退一步,五十三两,如何?可想好了再回答,这次我不会再加了。”
  牙人一咬牙,一跺脚,做出割肉状:“好吧好吧,那就五十三两。”

  边拿卖身契,一边还碎碎念:“这位小姐,您可真有眼光,这三个人买回去,您肯定不会后悔,也很会还价,价格都踩到我们底线上了。”
  八月就静静的看着他表演,什么踩到底线上,这种话听听就好了,买的没有卖的精,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能将商家的利润压榨干净。
  八月买厨子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家吃,她觉得自家有那么多菜谱,虽然只会说不会做,但也会提供很多思路,没准会开发出很多新的菜式。
  把这几个培养起来了,不管是以后开饭店用,还是说技校里再开个厨师班都挺好的。
  到时自家留几个压轴大菜的配方,其他普通的小菜都可以教给学生们。
  这人直接买过来的话,配方保密什么的就不是问题了,而且他都听你的,你让他教什么他就教什么,比雇佣放心多了。
  车马行的房子已经修缮的差不多了,最近他们都搬进去住,省了客栈的钱,让几个人先下去梳洗一下,又给他们一人拿了两套之前做好的成衣,收拾起来一个个都精神了不少。
  三个人正式介绍自己,年龄最大的叫吴忠,三十几那个叫丁亮,姑娘叫宋莲。
  起名字太难了,八月也就懒得给他们改,干脆就都叫原来的名字,等回去再说。
  他们在这儿已经待了有一个月了,第二批的人马也早已过来了,铺子都已经装修好,就等着开业。
  选了个好日子,几家店铺一起掀牌儿,每个店铺门前都放了几串鞭炮,然后都有人在门口一遍遍的讲着开业优惠。
  有便宜可占,很多人就会跃跃欲试,这对于酸辣粉来说尤其合算。
  这里普通酸辣粉九文钱,肥肠酸辣粉十一文钱,价格比其他地方都要高,开业的前三天每碗便宜两文钱,限量200碗,200碗以后就恢复原价。
  所以酸辣粉几乎就是供不应求,小店里三个人忙的脚不沾地,尤其是高峰期,恨不得变成八只手,连春夏都开始帮忙了。爱吃酸辣味的人挺多的,都吃的满头大汗,但却赞不绝口。
  家具店里,看的人也挺多的,八月怕有人不识字,就让学堂里的学生们把这些都画成图片,然后做成册子,就像现代的宣传册一样,以供大家翻阅。
  给府城这里做了五本册子,放在平时是足够用了,但开业这两天大家都比较新奇,而且还有优惠,经常出现排队的情况,售卖情况也还好,尤其是折叠家具,一如既往的受欢迎。
  成衣铺子的生意没有一下子那么好,只是陆续卖出了两三件,不过手帕、香囊这种小件倒也卖出不少,很多人只是进来转一转,看一看,不过大家都对人形衣架很好奇,这看着很直观,感觉可以省了自己试衣服。
  之前带过来的都是基本款,这次八月观察了一下他们这边的流行款式,等回去以后改良一下,弄点符合大众流行元素的东西上去,想必后面就会慢慢好起来。
  车马行的生意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起来的,自家的这几个店铺门口都立了牌子,指向车马行的位置,家具店甚至每次都宣传,如果买家具超过50两银子,五公里范围内可以免费送货。
  至于这几个店的账房,就共用一个,也是郑家的下人,从郑家的人堆里挑出来,一步步培养起来的,郑家因为人多,培养了好几个这样的人,之后又让他们在各个店铺里实习,一直到很熟练了,才会这样放出来独立做事。
  郑家之前让所有的人每天都认上几个字,还是有很大成效的,现在有很多人,那些常用字认起来都没有什么问题,自己写的话偶尔会缺胳膊少腿,但不影响辨认。
  后来也教了他们一些基本的算法,记账的基本格式,所以只要是郑家出来的人,简单的账目都能记一下,然后再每天到账房这里汇总一下就行。
  这次的人事安排,让八月更加坚定了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持续并加强。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83206/83206243/131311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