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亲妈认错人之后[八零] >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第31章

        这天早上,天空瓦蓝瓦蓝的,看不见一点云彩,冬日早上的太阳照在村庄上空,大杨树枝上三五只麻雀跳来跳去,树枝上薄薄的一层雾凇扑簌簌的落了下来。

        许云松拉着轻舟往村西头的乡道走去,他说:“带你看点东西。”

        到了乡道,等了一会儿,从南边慢慢的驶来一辆崭新的中巴车。米白色的车身中间绘着两条鲜艳的红色条纹,上面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青城线车”

        车辆慢慢的靠近,停在了他们面前,车门打开露出一张小伙子憨厚阳光的笑脸。

        这小伙子轻舟认识,是许云松的初中同学张文志,以前大家都在海北中学上初中,那时候他还来家里玩儿过。

        张文志声音既兴奋又骄傲:“大松,这车真是太棒了!一点油味儿都没有。而且声音也小,比县城里的线车强多了!

        “哎,许轻舟,挺长时间没见了,听说你的成衣铺生意可好了。”

        轻舟看了看张文志,又看了看许云松,还是有点懵,

        张文志看她这个表情,就说:“你这是还不知道呢?这车是大松的,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有线车了。

        “我哥负责开车,我负责卖票。每天早上七点从向辉村出发,中间经过14个村子,最后在县二中门口停车。下午两点再从二中门口发车,原路返回。”

        轻舟一听眼睛就亮了——从此以后大家再出门去县城就有车可以坐了,而她去师傅家也可以坐这个车去了!

        许云松拍了拍张文志的肩膀,“去吧,村里转一圈,大家还都不知道呢。”

        张文志点头:“嗯,前面几个村子转了一圈,大家都老高兴了,估计明天坐车的人就得爆满。”

        车门关上,中巴车慢悠悠的拐进了村子的主路。一进村子,张文志就在窗口拿着大喇叭开始喊了:

        “好消息,好消息,线车开通了,线车开通了!明天八点线车停在小学西门,停车时间五分钟。到县城每人只需五毛钱……”

        轻舟问:“五毛钱?你这车花了多少钱?得多少年能收回成本啊?”

        许云松牵着她沿着小学的操场散步,“没想成本的事儿,就是为家乡做点事儿。”

        他捏了一下她的小手,笑着看她,“也为你做点事儿。”

        许云松不仅给各村子开通了线车,开春了以后还给家乡修了路。不是柏油路,只是砂石路。但是,对农民们来说这已经很好了。

        路是跟海北镇政府一起合修的,许云松代表的江氏企业出钱,镇政府负责组织各村各户出工。出工的人还有工钱拿。

        最下面的路基铺的是大石块,中间填小碎石块,然后缝隙里灌上粗砂,最后在路面上铺细沙,一层一层用压路机压实。

        这样的路面,夏天下雨就再也不存水了。

        以前的土路,晴天还好,就怕连雨天。每年夏季连着下几场雨,路上经过几辆拖拉机或者牛马车,立刻就会在低洼地段掏出两条深深的车辙。

        车辙继续存水,车辆过一次车辙就更深一点,很快就会变成一个泥坑,然后就会有车陷在里面出不来。

        如果车上装满了粮食,那就更麻烦了,有时候要把粮食一点一点卸下来,才能把车弄出来。来回一折腾粮食损失不少,农民又心疼又没有办法。

        现在好了,砂石路不存水,路面硬度够,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而且下过雨以后,自行车依然可以在这种路上骑。

        这样,通校的孩子们再也不需要在雨后的傍晚,扛着自行车走泥路回家了。

        以前,许云松也有名,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学习状元,哪个上学的孩子没听家长念叨过许云松的大名呢。

        但是现在,不仅家里有学生的村民知道他,甚至全青城县都在议论他。

        以前他被认回去的时候,也传过一阵子他的故事,这回路一修,他简直成了青城县的传奇人物。

        有的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就跟着传;有的觉得这孩子有良心,跟着夸;更多的人则是羡慕许卫东两口子——

        看看人家,虽然人家不会生,但是人家会养啊。别人领养个孩子长大很可能是白眼狼,他家随便领养一个就是城里的大少爷,还这么有良心。

        看着吧,用不了多久老许家两口子准得跟着进城去享福。

        李兰芝听了心里自然骄傲,但是她可不想跟着进城。都说城里好,但是哪有自己家里住着踏实呢,况且就连江瘸子都不肯回去呢,可见那个城里没有胜利村舒服。

        许云松虽然回学校了,但是家乡的人们一边热火朝天的修路,一边讲着关于他的传说。

        此时的轻舟也忙的不可开交。她自己的成衣铺能挣多少钱自己清楚,她这一年赚到的钱比爸妈种一年地还多呢。

        而那几个常年在她铺子里帮工的姑娘手里也都赚了一些钱,明显感觉整个人都自信了很多。

        毕竟这年头谁家都没有活钱,像她们几个这样能在不耽误地里活的基础上有点额外的收入,真是很难得了。

        如今的农民手里哪里有余钱啊,一年到头辛苦的劳作,是看不到钱的,只有到了秋天,一年的收成卖出去才能看到回头钱。

        而具体能赚多少,要看老天爷的意思。如果这一年风调雨顺,收成好,就能多收入一点。

        如果这一年赶上干旱,或者洪涝,甚至冰雹,就可能减产甚至绝产。那样农民不止一年白白辛苦,甚至连种子、化肥的钱都挣不回来。

        所以,姑娘们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能不靠老天爷就能赚到钱,这个钱就像城里人的工资一样,能给一个家庭带来多一份的安全感。

        前段时间,关燕给春苗寄来了一件衣服,是红星今年新推出的款式。如今全国崇尚运动和自由,各种宽松的夹克风靡了起来。

        红星今年春天推出了一款宽松的丝绒夹克,有黑色、墨绿、深蓝、酒红等好几个颜色。

        关燕给轻舟寄来了一件墨绿的夹克,面料是墨绿色的不倒绒,动起来的时候会因为光线的不同有一种上面流动着绿光的感觉,非常的时尚漂亮。

        只是,轻舟觉得这衣服漂亮虽然漂亮,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于是她将从曹师傅那里学来的刺绣进行了改良,在夹克的后背绣了一朵飘逸的,线条更简洁流畅,有点抽象感觉的变形祥云。

        宫绣本来的特色之一就是在真丝绒面上绣纹样,绒面布料因为有绒的关系,会更加有厚度有质感,刺绣的同时更要讲究空间感。

        要让绣纹跟底料融为一体,既不能有太实陷入绒底的不和谐感,又不能太浮于表面有不扎实之感。

        轻舟看着成品,感觉这朵祥云跟衣服完美的契合,仿佛因为一朵流动的云给衣服带来了更多的灵气。

        她很满意,于是灵机一动就把衣服又给关燕寄了回去。

        关燕收到了轻舟寄回来的衣服,穿上就不想脱下来了。她心眼子多灵活啊,小眼睛一转,就把衣服拿去了设计部。

        设计部的设计师们都是专业人士,时尚的嗅觉是极其灵敏的,他们一看衣服整体的效果就知道,加上这么一个图样,这件衣服至少能多卖十块钱。

        再仔细一看这朵手工刺绣的祥云,图样设计极好,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中国古典吉祥图案祥云,但是线条经过改良之后,变得抽象灵动,吉祥大气的气息减弱了,增加了更多时尚年轻的感觉。

        轻舟在绣这朵祥云的时候留了“水路”,即在颜色深浅变化中,空留一线,使得绣纹的线条层次分明、轮廓齐整。

        针法上使用了施针和滚针,本来这两种针法是用来体现珍禽异兽毛发的蓬松柔顺质感的,用在这里完全是为了配合不倒绒的质地。

        这样的应用使得祥云和衣服融为一体,仿佛是一朵飘在绿色天空中的毛茸茸的云……

        这朵云就跟有魔力似的,越看就越觉得精美、好看、高级,线条时尚流畅,掺色柔和,绣工精细,虚实得体,表面光滑,针脚细密、整齐、均匀……简直就是艺术品。

        仔细欣赏完做工,设计部的时尚先锋们一致认为,有了这朵云的加持,这件衣服能多卖好几十元。

        于是,经过公司层层审批,三天后,关燕带着两名设计师和一份合作合同来到了胜利村。

        由于是第一次合作,双方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所以第一批订单数量是500件。一件衣服绣上祥云图案的手工费是六元。

        当然轻舟不可能自己绣这么多件衣服,她之所以敢签这个合同,一个是因为工期给的足够长,另一个是她知道村里很多姑娘媳妇都是会刺绣的。

        这个纹样简单,只要自己把针法交给她们,她们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绣,就都能完成这个任务。

        轻舟很兴奋,不仅因为这个订单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也因这是她为村里姑娘们找到的一条赚钱的路子。

        轻舟召集了全村有刺绣基础的姑娘媳妇们,给她们进行了培训。

        一个图案,两种针法,大家学完了回家自己练,练好以后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成品,并且还要当场绣进行考试。

        通过考试的可以到轻舟这里领取一件衣服进行刺绣。为了防止衣服受损,衣服不许带走,就在轻舟家里绣。

        轻舟给她们的工钱是绣一件五元钱。别看只有一个图案,但是轻舟要求严格,这一个图案绣下来手快的也要半天时间,手慢的那就不一定绣多久了。

        这之后的一个多月,轻舟家里不管是西屋还是东屋,或者堂屋,甚至院子里都坐满了低头认真刺绣的姑娘媳妇们。

        轻舟自己还有店里的衣服要做,并没什么时间绣,而且她也不想跟姑娘们抢活干,毕竟这次订单只有五百件。

        最后500件订单完成,没有一件衣服受损。姑娘们多则赚了一两百块,少的也赚了几十元。

        这是这些农村的姑娘们第一次自己赚了这么多钱,她们都很兴奋,也很实在,有的说不要这么多,要给轻舟留一点,有的则跑回家拿来了一筐鸡蛋,说感谢轻舟给她这个赚钱的机会……

        五百件,轻舟自己也赚了五百元。她也很兴奋……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67463/67463888/61576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