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进冷宫后皇帝火葬场了 > 第66章 责罚

第66章 责罚


日光熠熠,  照得地上雨痕波光粼粼。

        吴茂先是愣了愣,顷刻间,连忙又重复了一遍“赵家与崔家结亲之初,  就已同崔家说过,赵二姑娘实则是养女,崔家彼时也同意了。”

        顾祯神色怔然,后面的话,一概听不清了。

        良久,  缓缓回过神后,他沉下声音道“朕知道了。”说完,  便又阔步出了千秋殿。

        顾祯到相思殿时,  所见便是一番静谧景象。

        处处皆寂静,唯余庭院草木间停栖的几声蝉鸣响起,此起彼伏的低鸣聒噪扰人,  一声接着一声,  再与那偶尔鸣啾的鸟雀声相和成章。

        殿内传来她气恼的声音“当初崔家主动提的这桩亲事,祖父也明说过,端端是养女,  不过假作母亲所出罢了。崔家要攀我们家的势,  自个忙不迭的应下,连道无妨,  如今却……”

        殿前梨树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果子,顾祯仰头看了一眼,  随即跨过门槛进殿。

        赵懿懿着一件茜色百鸟纹短衫,  颦眉斜倚在矮榻上,  神情隐有不悦之色。

        顾祯阔步走了过去,  在她身侧坐下,  温声道“晨起不是还好好的,半日没见着你,就气成这样了?”

        赵懿懿看了看他,眉心拧得更紧了些,偏过头不想搭理他。

        好半晌才后知后觉地问“陛下怎么过来了?”

        说着,便作势要起身与顾祯见礼,身子将将起来寸余,却被顾祯给按住了,无奈道“朕听人说,你气得连饭都不用了,嗯?”

        赵懿懿眼睫微垂,下意识的避开他的视线。

        熟悉的熏香气息缠绕上来,叫她心脏骤然蜷起,身子也跟着向后仰了仰,试图抽身而去。

        然矮榻就就这么点大,无论怎么试图后仰,却仍是避不开那清淡冷冽的气息。

        “没有的事。”她微微低着头,轻声回了一句。

        这副不自然的神情,显然不是没事的模样。

        只是不肯说与他听罢了。

        见她心里明明已经气得不行,偏还要强作镇定,顾祯伸手想揉揉她都快炸起来的发丝,手伸到一半,却又缩了回去,转而自旁边案几上拿了杯茶水递与赵懿懿。

        “别气了。”顾祯声音轻缓,将杯沿送至她唇边,温声道,“先饮些茶水润喉,一会儿将饭用了再说,别气坏了身子。”

        赵懿懿闷闷地接过那盏茶,小口小口的抿着。

        用完一盏后,顾祯趁势接了过去,又问她“可还要用?”

        赵懿懿摇了摇头,声音也闷闷的“不用了。”却是伸手推了推他,蹙眉道,“陛下别在这了,妾身心里头乱的很,想一个人静静。”

        顾祯捉住她的一双手,转瞬又放开,好笑道“这就赶朕走了,你当朕连午膳都没用,专程过来是为着什么?”

        赵懿懿转过头,小声道“妾身如何知晓。”

        她这副不理不睬的模样,顾祯一时也没辙,转而叫宫侍传膳,继而又道“是为着你妹妹的事在生气?”

        入目皆是他的面庞,瞧了心口就堵得慌,赵懿懿起身,趿拉着一双莲纹绣鞋走到边上,转头瞪他“陛下知道还问!”

        过来这么半日,总算是有了点反应,顾祯眉眼蕴了片柔色,轻声哄道“不过是桩小事,你别为此不顾自己身子,晨起不是才说昨夜没睡好头晕。”

        赵懿懿秀眉微颦,眼中怒意几乎要溢出来“妾身不气别的,独独气崔家不要脸罢了。”

        说这话时,她五官几乎要皱在一处,更能听出来声音里隐隐夹带的恼怒。

        顾祯愣了愣,随即温声道“好了,此事当属民间纠纷,朕让洛阳尹不受理就是。”

        赵懿懿却更气了,咬了咬唇瓣,道“妾身不是为着这个。”

        顾祯耐下性子问“那是为着什么?”

        赵懿懿张了张口,正欲说话,却正值侍从传午膳入内,便又垂目坐在那,好半晌过去,才掀起眼皮看了看桌案上的菜式。

        又枯坐片刻,她才道“原本家中对外称她是母亲所出,便是想叫外人莫要看轻她,妾身是恼,崔家将端端身世宣扬了出去。”

        顾祯握着扶手的指节紧了紧,忽而问她“你妹妹……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赵懿懿转头看了看他,一时没反应过来,片刻后才回道,“妾身是说,崔家将端端非亲生的事,给说了出去。”

        敛下眉眼中的惊愕,纵然先前已听吴茂说过一次,顾祯仍是问“她是你家中收养的?”

        赵懿懿气结,执起食箸垂首用膳,再不理他了。

        直至用了些假煎肉后,她才低声道“从前与陛下说过的。”

        她以为自己说过的话,他至少会记得一二。

        却不想,竟是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是朕的错。”顾祯软下声音道歉,面上神色略有几分愧疚,“朕从前,没有留意过这些事。”

        饭毕,趁着连下了几日的雨,今日日头还不算毒辣,俩人往龙池边赏莲。

        时值盛夏,莲叶田田,无数粉白莲花舒展着身姿,悄然绽放开。

        赵懿懿看着那荷池笑道“前几日都还是些花苞,下了这几日的雨,尽是开得这样好。”

        顾祯微微颔首,跟着应和了几句。

        瞧出她眉眼间的郁色,顾祯心里也不大好受,几乎是诱哄着说“此事,朕会命人责罚崔家。”

        “不用了。”赵懿懿却是柔声拒绝,又扯着唇角无声笑了笑,“妾身已着人往崔家质问,不必劳烦陛下的。”

        她什么都会了。

        什么都懂了。

        不再需要他撑腰,自己便能很好的处理这一切。

        顾祯眉眼怔忡,心头划过一丝怅惘,却是莫名的难受了起来。

        杨柳枝条扶疏,垂落于池中,由风吹着荡起以片片涟漪。

        “懿懿。”顾祯声音嘶哑,甚至有些颤意,强忍着心头的那股子酸涩,朝她笑,“以后有什么事,记得告诉朕。朕说过,会替你撑腰的。”

        赵懿懿也笑“多谢陛下好意,妾身心领,然妾身的这些小事,却不敢劳烦陛下。”

        被她不轻不重地堵了回来,顾祯只觉心口隐秘的疼,肋骨断裂的伤处也不期然疼了起来。

        养了这么久,那伤已然好得差不多了,除去这几日连绵阴雨会作痛外,瞧上去已无大碍。

        可这会儿,却是毫无征兆地痛着。

        将那股子痛楚勉力压了下去,顾祯苦笑一声,道“懿懿,朕是你的夫君,替你撑腰是应该的事,你不必觉得劳烦。”

        赵懿懿垂目看着阑干上雕刻的鲤鱼,嘴唇翕动着,却又平复下来,到底未曾答他的话。

        夫君吗?

        从前,她似乎真这么在心里唤他。

        微风习习,身后竹林由着这阵风摇晃,竹叶相撞着发出沙沙声响,如同落雨之声。

        凝着远处山色,顾祯忽而压低了声音道“懿懿,朕身上有些疼。”

        嘶哑的声音听来,像是有些委屈似的,叫人听了便心生不忍。

        赵懿懿问他“陛下何处不舒服,可要请太医过来?”

        顾祯摇了摇头,忽而就止了声。

        何处疼?

        心里明明知晓,却不肯说出来,也不敢叫她知晓分毫。

        太医说,现在只是稍稍养好了些,想要好全,还得再等上两三月。

        明知是自己活该,可就是难受。

        可这些疼,却抵不过心头的酸楚。

        抵不过被她漠视时,划过心尖的疼。

        “懿懿。”顾祯忽而伸臂将她揽着,颤着声音唤了一句。

        突然被他轻揽住腰肢与肩,赵懿懿略有些不适应地挣了挣,将要伸手把他推开时,却听他在耳边说,“朕不做什么,只一会儿,一会就好。”

        一阵阵的风裹挟着寒凉,裙裾被那阵风一吹,便随着风轻动了起来。

        他身子有些颤,嗓音更是浸满了哀凉,便是连搁在她肩上的手也在轻轻打着颤。

        不经意的肌肤相触,却是一片冰凉。

        赵懿懿怔在那,鼻息间尽是他的气息,听着那声音,却只是站在那,未曾回话。

        金乌灼灼照下,她望着那日影,忽的阖上了一双杏眸。

        河间侯府,荣安堂之内,侯夫人成氏端坐上首,下边则跪着一碧罗裙少女。

        跪姿却不甚端正,身子轻轻弯折着,两侧发丝也随垂下的脑袋而落。

        成氏一口接着一口的饮茶,未朝下方看上一眼,反倒是抬目眺望堂外景色。

        崔念涵身子微有瑟瑟,小心翼翼抬目打量她一眼,忍不住唤“阿娘……”

        成氏忍着心口的悸痛,偏过头没说话,河间侯却是垂目看着她,沉声道“闭嘴。”

        崔念涵脸色瞬间白了一片,呜咽道“阿爹,本来就是赵家妄冒,以养女充为嫡女,女儿所说,到底哪儿不对了。”

        “砰”的一声,一个汝窑茶盏掷在她边上,霎时摔得四分五裂,茶水也从其中迸溅出来,浸湿了大片地衣,还有她碧色的裙裾。

        滚烫的茶水烫得她身子一抖,差点儿尖叫出声,忍了好半晌才没曾避开。

        成氏眉心一跳,下意识想去扶,却在触及河间侯的神色后,稍闭了闭眼,只当做没瞧见的。

        河间侯冷声道“赵二姑娘是养女的事,是咱们家定亲之初就知晓的,何须你说!”他顿了顿,声音愈发的沉,“哪怕没说,这是你兄长的事,你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瞎掺和什么?”

        崔念涵一下子怔住,讷讷问“阿爹,你们知道?”

        河间侯没理她,却是看向了成氏,冷笑道“这可不愧是夫人教出来的好女儿。”

        当着儿女和仆从的面,被他毫不留情面的一通说,成氏面子上挂不住,羞臊得几乎红了半张脸,也是强忍着气道“此事妾身亦不知,郎君何苦要怪妾身?”

        “出了趟门回来,就惊闻夫人同赵家退了亲事。念涵若不是跟夫人学的,还能从哪儿学来这些?”河间侯强抑着心头怒意,音调也随之拔高了几分,“夫人可知退婚前,咱们同赵家的婚事,刚在陛下那过了一遭?”

        成氏惊出一身冷汗,却是说“郎君先时也没交代过,此事陛下知晓了啊。”

        她看了眼仍跪在地上,衫裙被茶水打湿的崔念涵,忙道“如今可怎么办?”

        河间侯望着崔念涵,沉声问“此事,是谁告诉你的?”

        崔念涵抽噎着说“是……是前几日去兰若寺进香时,碰着了左连枝,她说与我听的。当时女儿听了气愤,就直接在寺里同友人说开了。”

        河间侯又是气又是恼,最后竟是被她给气笑了,讽道“她一个小丫头的知道的事,你觉得你爹娘会不知?”

        成氏也道“左家那丫头,心眼比筛子还多。她同赵家什么关系,你难道不知?还真当她是什么好东西,为着你着想呢!”

        听着这低沉的声音,崔念涵愈发的怕,啜泣道“女儿知错了,阿爹你别气了。”

        “幸得陛下同娘娘远在洛阳,为今之计,还是先瞒着此事,待流言平复下去后再说。”河间侯看了眼成氏,沉声说了一句。

        成氏连连应着,又道“可长安那边,总会知晓……”

        揉了下眉心,河间侯想起女儿方才所说的左家丫头,不由冷笑起来。拿她闺女当刀使了,还想全身而退?

        这梦做得可真好。

        二人商议过后,便命人将崔念涵带去祠堂跪着。

        将将要起身回去,侍从却急匆匆跑了过来,磕磕巴巴道“郎君、夫人,宫里头来人了!说是皇后娘娘派来的!”

        想起皇后这些日子,连生父继母看不顺眼,都能关到寺庙里去,一关就是好几个月,何况是她?

        成氏只觉头晕脑胀,脑袋像是要炸开一样,差点儿瘫软在地。

        “郎君?”她惊慌失措的看向河间侯。

        沉吟片刻,河间侯道“先想个法子,消一消娘娘的怒火。”

        宫人入内后,河间侯先笑着请人上座,而后先一步说道“此事,是左姑娘告诉小女的,小女不知事,但请娘娘放心,臣定然会处置妥当,不叫娘娘烦心。”

        送走了宫人,河间侯的神色也布了一片阴戾,冷冷笑道“我明日,去一趟左家。左姑娘既然这么喜欢赵家,又掺和上了赵家同我们家的事,那就同左家断了算了。我想着,左家人应该也愿意。”

        八月初,柔然战事罄,柔然可汗长子也抵达长安,大军悉数返程。

        这场战事,顾祯筹谋许久,力求必胜,却也是超乎计划外的迅速。

        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短暂的庆祝过后,顾祯便开始命人收拾行李,着手回洛阳一事。

        相思殿却迟迟没动静。

        回程前两日,他亲自去了趟相思殿。

        赵懿懿却趴在榻上不肯看他,只闷声说“妾身不想回去。”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9794/59794087/76789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