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抗战之浴血大兵李卫东 > 21 小事

21 小事


民以食为天。

        人作为生命来到这个世界,要生存下去,首先应懂得吃、学会做吃的。宋嘉树、倪桂珍为了自己的孩子们能吃得好,很早就特别为他们雇有家庭厨师。宋母常常亲自向女儿们传授烹调,尤其是美式烹调的奇特花样。据说,大姐霭龄最疏于学习,毕生只学会做烤鸡。

        美龄倒有这种天赋,不但能做好几道华夏菜,而且还学会了做西式小姜饼和圣诞蛋糕。

        不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晚年平静的生活中,蒋夫人的饮食生活并不奢靡。

        她每天的食谱是:早上一杯牛奶,两片面包,还有一小碟用类似四川泡菜方式制作的芹菜、胡萝卜等小菜。午餐同蒋光头一起用餐。蒋光头是四菜一汤,其中有两道素菜,多数是青菜、豆腐之类。蒋夫人只吃一两饭,主要吃青菜、豆腐等素菜。荤菜只吃一点鱼或牛排,晚餐与午餐差不多。

        从蒋夫人的食谱看,不但分量少,而且质地也不是很好。蒋夫人执意如此,主要还是出于保持身材苗条的考虑。

        蒋夫人食态优雅而不失身份。抗战时期,一次在请郭沫若作完报告后,蒋夫人说:“郭先生,我留你吃便饭。真正的便饭,望你不要嫌我简慢了你。”郭沫若躬身说:“夫人说哪里话,再随便,只要是夫人招宴,就不胜荣幸了。”蒋夫人把客人领到饭堂,因为是招待客人,多了两道荤菜,四荤四素。入席,主客对坐。

        郭沫若上坐,蒋夫人对坐,一边横头和另一边横头有两位陪坐。

        蒋夫人拿起筷子:“请!郭先生,也没有准备酒,太简单了点!”“哪里,哪里!”郭沫若说:“这样最好,这样最好!”蒋夫人先滔了半碗鸡鸭混合的鲜汤,一小口一小口地喝完了,才装了大半碗饭,细嚼慢咽,而且基本上只吃蔬菜。蒋夫人没有边吃饭边说话的习惯。席上陪客者你一言我一语一搭一搭地说着话,蒋夫人只偶尔应一句,“哦!”“是吗!”这不仅仅是长期的家庭生活培养的高雅习惯,也是美食要求。

        蒋夫人结婚时,身高是1.66米,体重是50公斤。一般妇女年过40,皮肤开始变黑变糙,嗓门也变粗了,腰围也增加了,肚子也凸起来了。然而,蒋夫人直到60岁时,仍然身材适中,没有多少变化。她仍然是肌肤白净,柔软润泽,青春焕发,光彩照人。尤其是她那纤纤十指,仍然凝脂滑润。蒋夫人也化妆,而且终身不辍,但内在的美、身材匀称的体形不变,是不能靠化妆维持的。曾见过蒋夫人的一位女士回忆说,60岁以后的蒋夫人,并没有佝背偻腰,没有一般老人那副老态龙钟的模样。她看起来只有40多岁,当年的青春美被另一种沧桑之美所替代,老年蒋夫人依然很美。

        其实,蒋夫人这一生,也有很多疾病缠绕并折磨着她。

        除前面提到的“荨麻疹”终生未根治外,因为战争年代的几度生死遭遇,在蒋夫人晚年生活中,全身性的酸痛,也经常困扰着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经常犯关节痛,她不得不将台湾最好的中医请进府中,进行针灸疗法,但毕竟是多年留下的顽疾,加上年岁大了,也就只能忍痛放弃诊治。

        1972、1973年前后,蒋夫人还动了一次乳癌外科手术。她同那位为她做乳癌外科手术的医生,私交甚好。1993年,那位医生不幸去世,蒋夫人为此非常悲痛。

        老年蒋夫人,一是因为人老了,无病也有病。另外,因为她洋化生活习惯,膀胱炎开始困扰。

        关于这一点,似乎蒋夫人也未作否定。

        比如,当时华夏的女孩子是先穿底裤,再穿裤袜,可是,蒋夫人美式生活习惯,她是从来不穿底裤的,而是直接穿裤袜。医生认为,她的膀胱炎不断复发,和她这样贪凉分不开。尤其是更年期后,膀胱的荷尔蒙少了,原本很容易感染,如果习惯不良,更容易因为着凉而感染。因此,医生劝她注意下身保暖。

        蒋夫人很听医生劝告。开始穿裤装,于是,膀胱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19..8.9年,美国医生在为蒋夫人体检时,发现她卵巢部位长了一颗瘤,医生建议手术,以免后患。

        蒋夫人从不讳疾忌医。她听从医嘱,由美国医生主刀,做了切除手术。

        美龄爱美、追求美也曾采取过极端的方法,那就是平素反对吸烟、不吸烟的蒋夫人,居然也违反医学原则,曾一度吸烟减肥。不过,这种瘦身法只维系了几年,也许她觉得这个方法有些舍本逐末,后来也就放弃了。

        到了后来,一种新的减肥方法被蒋夫人采纳,就是每天临睡前要灌肠。

        蒋夫人没有便秘的毛病。但人们通常的生活中,肠壁不可避免地会吸咐一些毒素,尤其是老年,新陈代谢功能减弱。灌肠的目的,就是要将毒素清洗出来,达到排毒的作用。每天坚持灌肠,这在一般人认为是件既麻烦又痛苦的事情,可是她却把它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来做,可见其恒心。就此,她对她的副官说,每天痛痛快快地灌一次肠,再痛痛快快地洗一次澡,我觉得自己是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新陈代谢大工程,小小的麻烦换来痛痛快快地睡一觉,何乐而不为呢。

        蒋夫人始终保持冰肌玉肤,其中奥秘在于用膳必用汤之外,还坚持天天按摩。为她按摩的是荣总医院的两名护士小姐,按摩时间分为午睡前或晚上临睡前。按摩程序是从眼睛、脸部,然后是胸部、腹部,再就是下肢、脚背、脚心,一直到蒋夫人十分惬意地昏昏欲睡,护士们才悄悄离去。

        蒋夫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尤其是在不了解她的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很难得说清楚的。因为她皮肤白美,到老仍然靓丽,所以有一个流传不衰的小道新闻是:蒋夫人用牛奶洗澡。

        蒋夫人在美国求学时的先后同学、她在重庆妇女指导委员会工作时的得力助手陈纪彝女士在一次就张秘书疑惑不解的这一传闻揭秘:“牛奶洗澡?有这事情,我也用牛奶洗澡的。这妇女指导委员会的很多小姐、夫人也有这种兴趣。”

        张秘书大惑不解。真是无风不起浪,看来老百姓不是瞎传。

        “你说说,牛奶洗澡是怎么个洗法?!”

        陈女士打断了张秘书的疑想,反问道。

        “那还用说,倒入澡盆的不是清水而是牛奶,裸.体浸泡于牛奶之中,荡荡乎乐在其中也!”

        陈女士大笑。

        笑够了,她才告诉张秘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牛奶洗澡的具体方法是:同常人的清水洗澡是一样的,只是洗完之后,将鲜奶洒在皮肤上,且洒且搓——摩挲循按,使奶汁渗入皮肤,及于腠理……”

        …………

        “用中医学的话说,就是通过按摩,让奶汁浸入渗透到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陈女士解释。

        她接着说:“其实,所需牛奶并不是很多,一次全身用量不及半磅牛奶,而且每星期至多只用两次。因为用的次数多了,用量也就多,用量多了,反而有不良的副作用。而且用不得法,按摩过重,会得皮肤病的。当然,用得好,无皮肤病的可增加皮肤的润泽,还可以产生悦人的特殊气息。”

        陈女士接着说:“实际上,她日常生活很简单。不信,我领你去看看她在这里的卧室和浴室。”

        蒋夫人战时生活简朴,张秘书当然清楚,只是性别限制,他不便深入而已。

        “不过,夫人也有痛楚,尤其是一个爱美而又有身份的女性,她也有难言之隐……”

        张秘书吃惊?!……

        陈女士缓而低言道:“牛奶浸染皮肤,这是一种治疗多种皮肤慢性病以改善皮肤的良方。夫人患早期荨麻疹,一种皮肤病。

        “这种皮肤病一直困扰着她,既然有牛奶洗澡以治顽疾的偏方,试一试何妨。再说,又可以美化滋养皮肤,一个爱美的女人,一个美女人爱美,用这种方法——让皮肤‘喝’牛奶,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

        陈纪彝几分激越,几分不平地说。

        在陈女士的带领下,张秘书参观了在重庆妇女指导委员会工作处蒋夫人的卧室和浴室。

        这间卧室,原来本是一间教室。教室的一头,用层板半墙隔掉了三分之一,成了一间浴室。里面并无浴缸、莲蓬头。地板上打了一层水泥三合土,接了白铁皮的排水管。墙边罗列着一个高脚茶几,三只白铁水桶,里面装满清水。另有两只放着搪瓷面盆的洗脸架和一个普普通通的衣架。板壁顶边有一排挂衣钩,上面晾有4张七成新的大小浴巾。除此外,一无别物。

        这在当时,已是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

        陈纪彝告诉张秘书,蒋夫人每次来这里,都要冲凉一次,她自己*作,不用别人伺候。冲洗擦完后,在那边床上略躺一会儿,偶尔也在这里睡午觉。

        战乱中,条件不允许爱美的蒋夫人奢侈。到台湾后,蒋夫人是否也有民间传说的“牛奶洗澡”事呢?

        据《蒋夫人评传》记载:“至于传说蒋夫人用牛奶洗澡,这完全是子虚乌有。士林官邸的工作人员,或是南京黄浦路官邸的服务人员,都从来没有看见为蒋夫人准备牛奶洗澡水的。这是人们不了解官邸实情的误传。”

        人是爱美的,尤其是女性,又尤其是少女。

        12岁时的美龄与同龄的女孩不同,她早熟。在皮德蒙特时,可能是大女孩恋爱的影响,抑或是她天性使然。有一天,她用华夏搽脸粉搽了脸,而且还涂了口红。

        结果被人发现了。

        当时在美国,抹胭脂涂口红被看成是伤风败俗。

        “哎呀,美龄”,一位年纪较大的学生惊讶地喊道:“我想你脸上化妆了吧!”

        “是的”,美龄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搽的是华夏粉!这有什么。”

        她的伶牙俐齿使得那位学生无话好说了。

        然而,这只是她年少时的事。

        在她成为华夏民族的公众人物后,她的随行秘书称她为“鹊尾淡妆蒋夫人”。“鹊尾”,指的是当时华夏中年民妇的朴素发式,人们把它叫做“喜鹊尾巴”。

        她反对化妆进办公室。就是说坐办公室的女性上班时是不应化妆的。而且强调这一条一定要成为一个章法。

        起因是这样的。

        蒋夫人的秘书张紫葛接待了一位姓钱的小姐。这位小姐是江南人,大学刚毕业,在财政部供职。她不但很以才高自居,而且常常浓妆艳粉上班,因而人们称她为“花瓶”。这件事终于传到了这位小姐的耳朵里,她非常气愤:认为这简直是侮辱女性,这是从根本上否定男女平等。为此,她特别向全国妇女的指导机关发出呼吁,希望用行政命令和新闻舆论,双管齐下,制止这种蔑视女权的可耻现象。

        秘书把这一情况报告给蒋夫人。

        “你打发她走了?”

        “让她等着咧!”

        “把她叫来!”

        不等钱小姐说话,蒋夫人就问:“你上办公室也这么化妆的吗?”

        “当然!审美,修饰,是女性的权利嘛!”

        “那么,把女孩子叫做校花、皇后、花瓶,也是男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凭什么去讨伐人家呢?我看最好的办法是,我们办事泼辣伶俐,强似男人,表明我们绝对不是花瓶!”

        说到这里,蒋夫人特别强调:“我建议你,上办公室不要化妆。记住,财政部的办公室是显示才华的地方……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7302/57302819/1127367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