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崛起1995 > 第一章 人嫌狗厌

第一章 人嫌狗厌


1995年3月6日,惊蛰。

        此时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回升,雨水增多,万物经过一个冬天得蛰伏,重新焕发生机。

        四兴村,一个地处鄂省东南的普通小村庄。位于自古有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人们除了战乱时,其余时间大多能够温饱,虽然不富裕,但是也别有一番安静祥和。

        此时的四兴村,村民们正忙于春耕,对于祖祖辈辈靠着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这个时节,没人敢偷懒。

        ……

        一条鹅卵石公路,一辆三轮车风尘仆仆的行驶在乡村公路上,对于坐在车里的乘客们来说,这条路可不怎么友好,不光颠簸,灰尘扑得人睁不开眼。

        这是辆拉客的三轮麻木车,在此时的农村乡镇颇为常见,因为此时的广大农村,大巴车还不够普及。小小的车厢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挤得满满当当,足有近十口子人,大多一副憋得满脸通红的样子。

        “复兴村到了,有没有下车的?”

        突然,司机一脚刹车,车厢没的人猝不及防,挤作一团,不过没人抱怨什么,应该都习惯了。

        “有!”

        一名中年汉子拎着个洗得发白的军绿色背包,从三轮车下来。

        中年汉子皮肤黝黑,身高一米八五,大骨架子,手长腿长。在这时的农村算得上大高个,只是身材干瘦,身上的蓝色土布寸衫加上黑色西裤,穿在身上显得松垮垮的,再加上脚上一双绿色解放鞋。

        总的来说,一身穿着打扮和气质,相当符合90年代农村人的形象,常人见了也只会感叹一声,这狗曰的长得真高。

        只是在普通的外表下,中年汉子的那双深邃的双眼,不时闪烁着的精光,让他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曰,你个老天爷。”

        即使过去两个月,陈志安也忍不住内心的气愤,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青年起步,奋斗了近二十年,终于在四十岁这年,公司上市,身家数十亿,没想到一场庆功酒,一夜回到解放前。

        不,比回到解放前更可怕,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身处监狱。正当陈志安彷徨之际,脑海中传来一段段记忆,这才让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陈志安重生在了一名同名同姓的人身上,时年三十岁,于五年前因故意伤害罪被判五年,要不是得知离出狱只剩两个月,他都想自杀试试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

        复兴村于四兴村相邻,因为紧挨着直通三水镇上的公路,交通便利,这些年自发形成了个小集市,如今已有十多家开门营业的铺子,油盐酱醋这些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

        陈志安有心购物一番,给家人们带点礼物,无奈囊中羞涩,出狱时给的三百块路费,购买车票加上一路上吃饭,只剩了二十几块。

        若有性质的打量了番90年代的乡村集市,陈志安拎着包往四兴村的方向走,三轮车不顺路,只能到复兴村。

        约一两公里的路程,前世的陈志安过了多年养尊处优的日子,出入都是豪车,好在发家之前也是农村人,吃过苦。更别说这具身体了,大西北砸了五年石头。

        家乡,跟脑海中的有了些不同了。此时的华夏改革开放十几年,不光沿海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村也是一年一个样。

        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如何,看他的房子就行,对于华夏人来说,房子就等同于家,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

        曾经常见的土砖房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砖瓦房,红砖黑瓦,讲究点的还会用水泥涂上墙面,甚至偶尔还能看见一两栋二层小楼房。

        房子变了,路没变,随着离家越近,陈志安的心里越发忐忑起来,不知道原主的家人们会不会察觉出自己是个冒牌货?

        除了忐忑,内心也有些窃喜,前世他父母早亡,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而爷爷奶奶也在他二十岁那年相继离世。可以说,在陈志安的内心里,是渴望亲情的。

        四兴村的村民们都忙于春耕,都在田间地头忙活,村里见不着什么人影,不少人家的大门都是紧锁着的。

        “艹,这是我家?”

        陈志安循着记忆,回到了自己的家,可眼前的一幕让他傻眼。一栋破旧的土砖房,屋顶塌了半截,两侧的窗户只剩了木框,玻璃不翼而飞,甚至连两扇木门都破了个大洞。

        这鬼地方怎么也不像能住人的样子啊!难道家人们搬家啦?

        “屋里有没得人呐?”

        左右四邻的打量了一番,一户人家的大门打开着,陈志安站在门外喊了一声。

        “哪个?”

        后屋传来一阵响亮的声音,很快,一个围着围裙的老太太,一边在围裙上擦擦手上的水,一边往屋外打量。

        “你是哪个?”

        老太太打量着陈志安,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谁了。与此同时,陈志安也在脑海中搜寻着记忆。

        “二婆婆,我是志安呐。”

        很快,陈志安就想起了老太太是谁了,毕竟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了二十几年。这户人家说起来跟陈志安还是本家,老太太的老伴,还是陈志安爷爷的亲弟弟。

        “陈志安?喝,tui~原来是你个二流子,滚远点。”

        陈志安原本想问问自己父母搬到哪去了,没想到老太太变脸这么快,一张略显刻薄的脸立马一皱,看起来更像容嬷嬷了。一口浓痰飞了出来,陈志安连忙侧身躲避,紧接着,哐啷一声,大门关上了。

        我tm这么遭人厌?对于回乡之后,会遭遇什么,陈志安其实做了些心理准备,刑满释放人员,俗称劳改犯,在此时社会风气偏保守的农村,肯定会遭到歧视,白眼。

        可他没想到啊,自己又不是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缺德事,也就是年轻气盛的打伤了人,犯得着这么对自己么?

        其实,陈志安继承的记忆里,缺失了一段儿,或者被原主刻意遗忘的一段儿,他曾经干了些什么?

        按二婆婆平时跟其他老太太扯嘴皮子时候说的,这个陈家老六,打小就是个二流子,从能走路起,就调皮捣蛋,欺负同村的小朋友。大了些更不得了,偷鸡摸狗,到处惹是生非,总之除了好事,啥事都干。

        要是让原主听着了,肯定得跟老太婆掰扯掰扯,他承认自己打小调皮,经常跟人打架,可偷鸡摸狗的事儿可从没干过。

        这老太太虽说跟自家是亲戚,可两家早就是形同陌路,刚才陈志安也就是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才这么上门小白眼去的。可以说,陈志安的名声在村里这么坏,这老太婆得占一半责任。

        ……

        陈志安对自己以后在村里的生活不抱什么希望了,不过他也犯不着失望,大不了办好户口,领了身份证,自己外出打工得了。反正以自己的能力,只要给点机会,赚钱还是没问题的。

        已经临近午饭时间,妇女们开始返家做饭了,男人们则继续在田间忙活,等着女人们送饭。

        “这人谁啊?”

        少有外人来的小村庄,陈志安显得格外显眼。

        “哟,这不是安平家的自安么,他回来啦?”

        “呸!这个流氓,快走,别理他。”

        正准备上前问问呢,谁知几人脸色一变,加快脚步离开了。

        “志安!”

        突然,一声夹杂着惊喜,伤感等等情绪的女声,打破了陈志安的尴尬。

        “娘!”

        那张脸多么熟悉啊,这个个头不高,皮肤黑黄,瘦巴巴的老太太,两只膝盖忍不住的往地上跪下去。

        “娘,我回来了。”

        陈志安原本在心里想过无数次,自己见到家人后该怎么办?没想到,还是没忍住情绪,声音里带上了哭腔。

        “我的儿啊,你受苦了啊。”

        摸着自家儿子沧桑的脸,老太太心里疼得慌,眼泪夺眶而出。

        “娘,我这不是回来了么,以后都会好的。”

        陈志安最后只能擦擦自己的眼泪,开始安慰起老太太了。

        ……

        经过老娘的解释,陈志安才知道,自家已经在三年前搬到新屋子去了,一栋三间的砖瓦房。

        正中间是堂屋,房梁挺高,看起来格外宽敞。两侧是各两间屋子,最外面的两间是主卧,分别是爹娘,弟弟弟妹两口子住的。后面两间,一间是粮仓,放些农具,另外一间,则是自己两个侄子侄女住的。

        这样一来,如何安置陈志安就成了问题。

        “娘,我住后面的小屋子吧。”

        不忍老娘为难,陈志安自觉的将自己的行李搬到后屋。

        屋后有个小院子,一圈牲口棚子围成的院子,一间牛棚,三间猪圈,打开堂屋的后门出去就是两间小屋子,一间是厨房,旁边则是个用来放杂物的小房子。

        “志安,委屈你了!”

        老太太忍不住又红了眼眶,陈志安连忙上前安慰。

        “没事儿,这屋子挺好!”

        挺好是骗人的,这屋子只有七八个平方,里面扔满了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布满了蜘蛛网。最严重的是,隔牲口棚子太近了,臭味儿挡都挡不住,到了夏天味儿更大,苍蝇满天飞。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3463/53463647/91058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