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粟裕大将之弯弓射日 > 第二十九章 “围魏救赵”

第二十九章 “围魏救赵”


一九四一年的夏天,粟裕的师部在新河边、留园、缪家庄、老坝头这些地方移动,六月份回到新河边。WENXUEMI.CoM新河边有条小河,闲空时候粟裕常到这条小河里游泳。

        这天黄昏粟裕来到河边,师部通信科训练班一个叫汤聿文的战士正在他队长廖昌林教导下学习游泳。汤聿文未下过河,只敢在齐腰深的水边上“扑腾扑腾”地练习。粟裕看到后指点说:“小鬼,你胆子要大一点,只有到深水里去才能真正学会游泳。”

        粟裕自小就喜欢玩水,他的家虽然是在湘西山区,但门口有一条小河,后来又在沅江之畔常德读书,常在水里泡,所以善游泳。花样也多,蛙式,仰游,自由式,潜入水中还可以一口气出去二十多米。

        汤聿文当时只有十五岁,身高一米五,还只算是一个小孩子,但却快有一年的军龄了。粟裕手下小战士极多,像机要科的译电员大都十七、八岁,有些只有十五、六岁。随着抗日浪潮的高涨,**新四军影响的扩大,大批知识青年参加了新四军。粟裕喜欢重用知识分子,将他们大部分派到部队当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粟裕兴趣广泛,爱好颇多,战斗间隙、工作之余,经常和司令部的小战士们一起唱歌跳舞、游泳、打排球。三仓地区治安形势也很好,一师报上曾登载旧场乡儿童团长万幸与团员吴志静在老坝头查粟裕路条的消息。那时候粟裕外出只带着一个警卫员就大摇大摆地在三仓地区走来走去。

        回到屋子时,粟裕的桌上摆着一份敌工科同志送来的情报,上面是江苏省保安第八旅旅长杨仲华率部投敌的详情。杨仲华部被汪伪改编为苏皖绥靖总司令部,杨仲华任总司令,下辖三个师又一个独立旅。粟裕看后叹了一口气。

        此时北边盐城的形势很紧张,据可靠情报,日寇不日即进攻盐城,军长陈毅和政委**率军部及抗大五分校大部撤出盐城,迁至阜宁县陈集镇停翅港村,电令粟裕的一师配合黄克诚的三师反击日寇。

        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长南浦襄吉本来兵力不足,日寇华中派遣军第十五、第十七师团和第十一旅团各一部接替他在长江北岸及运河沿线各据点的防务后,他得以集中第十二混成旅团之全部及李长江伪军共一万七千余人,配备装甲汽艇百余艘,于七月二十日,在飞机掩护下,从东台、兴化、射阳、陈家洋四路合击盐城,妄图以闪击战方式一举消灭新四军指挥机关。

        粟裕令王必成的第二旅在盐城以南,对自东台北犯盐城之敌节节抗击,予以杀伤和歼灭。同时粟裕乘南浦旅团北犯后方空虚之际,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令第一旅围攻泰兴、姜堰,攻克古溪、黄桥、季家市、蒋垛等据点,毙伤大量敌伪军,并突然以主力回攻南浦司令部所在地泰州。第三旅袭击林梓、余西、金沙、北刘桥敌伪据点。

        日寇攻打盐城时,当时盐城内只有抗大五分校副校长洪学智率领的一个大队的学员,他们阻击敌人后也撤出盐城,和黄克诚的三师一起在北闸、南洋岸等地袭击来犯的日寇。受损失的是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戏剧系、音乐系和普通班在一个叫北秦庄的村子遭到日军袭击,有六十多人被俘,三十多人殉难,包括戏剧家许晴,作家丘东平。

        噩耗传来,粟裕、钟期光及师部一些在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跟丘东平共过事或是看过丘东平写的小说的人都十分悲痛。他们对丘东平都十分熟悉,丘东平正在创作小说《茅山下》,以苏南茅山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为背景,描写了新四军在茅山下与日寇、汉奸、地方顽固势力等所进行的复杂斗争。本来要写成长篇的,还只写了五章。

        敌占盐城后,第二旅又转到其侧后,破坏盐城至东台敌交通线,打击其来往部队,阻止敌伪在盐城、东台间建立联络点,并在伍佑、刘庄、白驹、西团、小海作战,以连为单位层层阻拦进攻之敌,击沉敌汽艇二十余艘,后又乘敌占领盐城后仓促回兵之际,攻克裕华镇,活捉日军七名,全歼泰南仓据点之伪军。南浦襄吉在损失两千多人及古溪、黄桥、裕华镇、大中集等重要据点后,痛感粟裕的威胁,不得不暂时放弃摧毁新四军军部的企图率部南撤回防,南下寻歼粟裕的主力部队。

        粟裕达到目的后令部队隐入农村,因为南浦襄吉的独立十二旅团不仅战斗力强悍,而且装备好,需要时有飞机、大炮、坦克的支援,这些武器在陆战中杀伤力大。所以粟裕不肯和南浦襄吉打阵地战。对南部襄吉而言,粟裕的人如同遁地一样消失无踪了。

        南浦襄吉恼羞成怒,于八月中旬集中一万余兵力向苏中地区进行空前的报复性大“扫荡”。

        八月十二日,潘家的日寇出动占领三仓河。第二天南浦襄吉率日寇由南通、如皋、海安、东台等据点出发全面扫荡苏中抗日根据地,袭击苏中党政机关,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淫掠。

        粟裕率师部离开新河边,晚上移到芦家河宿营,隔天又移到张家灶。各部则与敌周旋,运用正宗的**游击战法还击扫荡的日寇,跟日伪捉迷藏,捕杀那些掉队或脱离大队的日伪官兵。

        十六日,粟裕将师直机关分为前后梯队,粟裕和秦叔瑾、周蔚昌、严振衡等人,只带一部电台和一个加强排为前梯队,在敌扫荡区与敌周旋,当夜宿在马家墩子。

        每到一个宿营地,粟裕总要亲自过问针对敌情的侦察活动布置和警戒分队的配置情况。他对每一个地点呆的时间长短都有严格规定,要求警戒分队必须完成警戒位置上的战斗设置,以随时应付敌情。粟裕告诫管理部门,机要科的驻地一定要安全、隐蔽,并要警卫连派出卫兵警戒。又亲自叮嘱机要员:“密码一定要保管好,绝对不能丢失。备用的、现用的要分开,随时准备应付紧急情况。”每当天快亮时他还亲自检查对有敌情顾虑方向上流动战斗小组的派遣情况。就这样,在长江下游的平原上,粟裕带着他的人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在敌人的间隙间穿插过来迂回过去。

        十八日到公界庵。二十日到周家仓,半夜里得到情报,说日寇已占李堡,又移到富家套。二十一日粟裕率师部于拂晓前到达周家洋。在周家洋时,干部和战士刚躺下不久,外出买菜的炊事员气喘吁吁地回来报告,说南面一里路赵家墩子发现日寇,还放了信号枪。哨兵也发现情况不妙。粟裕赶紧命令大家起床向北转移。这天作战参谋周蔚昌和侦察参谋严振衡另有任务不在,粟裕要秦叔瑾带电台及一个班到新街等他,粟裕自己则带两个班掩护。因为秦叔瑾一向担任书记和测绘工作,缺乏战斗经验。当天晚上师部住在丁家灶,二十三日晚上到达何家灶。二十四日移张家灶。据悉,敌“扫荡”已快结束,所以在张家灶住了两天。二十八日到芦家河,三十号到兔儿塘与后梯队会合。

        此次反“扫荡”中,粟裕所部连续作战四十二昼夜,战斗一百三十多次,毙伤日伪军一千三百多人,活捉日军十四名、伪军八百多名,毁敌汽艇三十多艘。在此期间,粟裕带着师部与秦叔瑾、严振衡等人在左右或前后皆有敌人的情况下活动。因为粟裕的机警,在与敌人紧张的周旋中,敌来我去,敌去我来,往往他们紧紧跟在敌人后面前进,同走一条路,同奔一个方向,甚至敌人在海堤上面走,他们就在海堤下面潜伏着,也没有发生一次意外情况。

        到了九月份,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陈茂辉从上饶集中营跑出来到达苏中地区,粟裕闻讯喜出望外。粟裕的老部队二支队有三团和四团两个团共四个营,在皖南事变中有三团全部和四团一个营共三个营倒在国民党部队的枪口下,逃脱劫难的没几个人,让粟裕痛心不已。陈茂辉作为军部的巡视员和粟裕一起在韦岗伏击过鬼子。粟裕亲自接见陈茂辉,并将他留下来。粟裕正缺少干部,他派陈茂辉去如东警卫团担任副团长。粟裕嘱咐陈茂辉:如东是苏中四分区通往盐阜地区军部的要道,到那以后一定要搞好工作,特别要重视团结孙二虎。

        当时三仓地区的形势暗波汹涌,日伪的“扫荡”使局面更加复杂。孙二虎在陶勇的感化下加入新四军行列,由营长升为团长,但此人一时匪性难改,收编不受调。此次日伪军大“扫荡”后,形势骤然紧张,孙二虎手下的吴道生率部分人员背叛海防团,孙二虎只剩余两个连。粟裕说:“孙二虎虽然只有一、二个连,部队没有你们多,但他对当地情况熟悉,有一定影响,你们千万不可瞧不起人家,要同他‘平起平坐’,尊重他,团结他。”

        不只是一个孙二虎,还有更多的复杂因素左右着三仓地区的局面和形势。九月二十一日,天空突然变暗,太阳慢慢地由圆变缺,一个小时后太阳完全没有了,四周围绕着一圈珍珠似的奇异光环,大地完全被黑暗笼罩。过了几分钟,太阳开始出现,弯弯的像镰刀,一个小时候后太阳才完全恢复原来的圆盘形。亲眼目睹白天突然为黑暗笼罩的人无不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

        这天是农历八月初一,天相异常,不识天文地理的人都相信必有不可预知的灾害和祸患发生。未几,二旅王必成报大刀会利用日全蚀的天相,散布“大难即将临头”、“新四军长不了”、“入了大刀会就能刀枪不入”的谣言,裹胁不明真相而又迷信落后的群众上万人发动暴乱,分数路包围了三仓镇。当时师政治部组织了二十七人的工作队与大刀会众交涉,竟然被全部扣留,其中二十五人被绑架至阵前火焚活埋。

        粟裕召开苏中区党委紧急会议,说:“大刀会是一个封建的、迷信的、反动的暴动组织,其指使的政治力量是国民党顽固派。总头目申三(申修桂)就是国民党,骨干是‘青帮’分子、流氓、兵痞等社会渣子,以妖言邪说蛊惑民心,其目标是东台县设在三仓的党政机关,各级党政军要予以坚决的武装镇压,并广泛清查,直至击溃整个暴动,同时扩大反大刀匪宣传,形成统一战线,避免与那些不明真相而又迷信落后的群众对立,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打刀匪。”

        驻三仓的是二旅五团一个营和东台县总队,他们动员镇上群众迅速平息了暴乱,召开群众大会,揭露顽固派阴谋,取缔大刀会组织,救济、安抚受骗、受害群众,迅速安定了人心。

        就在大刀会暴乱之际,日军石井大队百余人,伪第一集团军丁聚堂等部千余人从富安、李堡、潘家三路出击,合围三仓。因镇内百姓还未疏散,三仓镇内新四军各部只得于二十八日晨退出三仓,在镇子西面修筑工事进行防御。另一股日寇经方塘进到大坝头、角斜。

        南浦襄吉在“八·一三”大“扫荡”以后,先后占领李堡、栟茶、掘港、马塘、双甸、岔河、石港、三余、大中集、潘家等集镇,因为要分兵保守据点,机动兵力减少了,没有力量再进行万人以上规模的全面“扫荡”,便从一个地区的各大据点拼凑机动兵力,实行局部性“扫荡”,或依靠据点,乘虚突进,以扩大伪化区,限制、分割、缩小新四军活动区域,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捕捉粟裕的指挥机关。此次日寇进攻三仓镇,目的是打通东台、潘家至三仓镇的公路,把三仓地区割裂为二。日寇还谋划攻占丰利镇,分割第二分区同第四分区、第四分区同第三分区的联系。

        粟裕率指挥机关跳出日寇的包围圈,命令三仓附近的三旅七团保卫三仓。七团团长严昌荣领命后率部首先破坏了东台至潘家的公路,使三仓陷于突出、孤立境地,尔后实施两次进攻,夺回了三仓。

        七团的前身是粟裕的挺进师,现在是第三旅长陶勇的主力团。团长严昌荣是湖北松磁县人,来自红二方面军,当过贺龙的警卫员,参加过长征,从延安南下后在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当教官,后来调三支队当营长,这年二月调一师三旅七团任团长。

        粟裕则率师直机关一直在三仓地区移动,中秋节时从琼港出海坐船在海上漂了三天。中秋过后,师部移丰利附近。北雁南飞,草木凋零,天气渐寒,战士们穿上了棉衣。

        南浦襄吉发动对苏中区的冬季大“扫荡”,并集中三千多人,从南北两线进攻再次三仓和丰利。粟裕再次命令保卫三仓和丰利。

        守卫丰利的是八团的一个营和师特务营。俞炳辉率部在丰利东南双灰山伏击从如东县城出击丰利的一个小队的日寇和一个团的伪军。战斗中,伪军团长被打死,南浦襄吉的督战代表小野大山及三十余名鬼子被击毙,气焰嚣张的“皇军”被打得丧魂落魄,羽田分队长和士兵三人屈膝缴枪,另有十多名士兵弃枪逃窜,有两百多日伪军官兵被活捉。在北线,进占三仓的日寇石井大队和千余伪军立足未稳,就遭到粟裕的二、三、七团共三个主力团及抗大苏中大队的围攻,被迫窜回原据点。

        南浦旅团长气急败坏,把进攻的重点转向粟裕指挥机关所在地丰利,先后五次从东台、兴化等地调兵增援,亲自出马指挥,经过五昼夜激战,虽然暂时占领丰利,但是付出了伤亡八百多人的惨重代价。

        日伪军对三仓大规模的进攻前后有七次之多,但始终未能在三仓安下据点,也未能修通三仓到潘家的公路。经过七次大战,三仓基本上成了一片焦土,很难找到一间完整的房子,三仓的群众毫无怨言。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5975/10592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