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162章 巨大的蝴蝶效应

第162章 巨大的蝴蝶效应


大秦。

    与往常一样,扶苏与张良正呆在章台宫的大殿内,主座上的始皇帝嬴政与他俩旁边的蒙恬都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仍在“睡梦”之中。

    张良跟扶苏摆弄着竹简,正在聊政务。

    聊到一半,张良忽然发现扶苏噤声,转头看看,果然是嬴政与蒙恬苏醒过来了。

    “阿父,您醒了。”

    扶苏恭恭敬敬地唤了一声,但没等到父亲如往日般和煦的回答。

    他疑惑抬头,发现父亲的表情颇为古怪,眼神里似乎满是打量和沉思——对着自己的。

    这让扶苏有点脊背发寒。

    如现在这样的目光,以往他并不陌生。在父亲进入辅导班听仙人教诲之前,对他的态度一直都是不冷不热,次次见面都满是审视,不论是功课、武艺,还是朝局政见。

    过了这么一段好日子以后,再见到这样的眼神,扶苏竟然有点不大适应了。

    他迟疑道:

    “阿父……?”

    嬴政顿了顿,才颔首。

    “嗯,课上完了。”

    说着,嬴政将目光看向了蒙恬,问:

    “蒙恬,方才有关乾隆的事情,以及朱元璋最后跟那雍正咬耳朵说的悄悄话,你听见了?”

    什么乾隆,什么雍正……

    扶苏忍不住也转头和张良对视一眼,都从彼此脸上看到了懵逼。

    这突如其来的,是什么意思?

    昨日他们也知道了,今天的课上会来一个新皇帝,叫什么清世宗、什么爱新觉罗胤禛的,但那也只有一个人。这清世宗,究竟是乾隆,还是雍正?为什么嬴政和蒙恬又会忽然提起他们?

    没人管他俩在想什么。

    蒙恬行礼回道:

    “陛下,臣听得大差不差,或有疏漏,但也不会太多。”

    嬴政微微侧身换了个姿势:

    “雍正没跟朱元璋一样,说话跟做贼似的,他讲的内容朕听见了。你耳力好,跟朕说说,最后朱元璋同他出的主意是什么?”

    尽管老朱是个大嗓门,但他时刻牢记着,一定不能将大家都是真人的事情泄露给宋慎,所以跟胤禛讲话时格外注意。而雍正并不知道这個规矩,幸而也没有说什么相关的,倒是让嬴政给听见了雍正所说的内容,没能听见朱元璋的。

    好在,蒙恬是个耳聪目明的习武之辈,这么小的嘀咕声他也能听见,就能当个传话筒。

    蒙恬沉默了一下,似是有些不大好说,不过最后还是说了。

    “禀陛下,朱元璋给雍正出的主意,是叫他把才十五岁的乾隆给派出去干苦力。”

    “他说,既然乾隆登基后如此穷奢极欲、如此不要脸皮,为了捞钱甚至敢跟贪官分账,想来是因为此人完全不通民间疾苦,甚至连宫门都没出过几次,所以一登基就恨不得造八百个宫殿园子天天往外头跑,也不顾百姓死活。”

    “雍正说这很对,雍正自己当皇子的时候在每年都会去外边办差,所谓的直隶和江南他都走了个遍,二十来岁就开始进他们的衙门独当一面,还亲手查办过不少贪污之事,还有人私下里骂他是个冷面皇子什么的。”

    “正因他亲身去过民间,深知疾苦,也懂得底层官吏和百姓们的弯弯绕,登基后才会铁了心要当个独夫皇帝,要彻查贪腐,推行摊丁入亩等等新政。”

    “朱元璋听完之后更是大加赞赏,并告诉雍正,就照着这个法子来,让乾隆自己去民间走几遭,让他去吸两口人间烟火,亲眼看看底下的官吏是如何磋磨百姓的,不仅如此,还要叫乾隆去跟官斗,一定得多杀几个官。”

    “雍正子嗣不多,没办法再创造一个九子夺嫡的局面,也就没人能跟乾隆争斗,那就让乾隆的聪明才智放在跟官吏士绅上,让他在官场上再杀出一个冷面皇子的威风,好似其父当年。”

    “朱元璋说,不管此子看起来如何,内里一定是个好大喜功热衷虚荣的,只要给他扣上一个百姓赞誉的清流皇子名声,纵然十年后雍正照样死,到时候一则他已经在雍正的刻意引导下将江南杀得闻风丧胆了,二则见识过民间惨状,多少能掰回来些许。”

    “最后,他为了保住自己在百姓心里的好印象,再想穷奢极欲,也会忍着点。”

    “更何况,一个在登基前办差都砍了那么多贪官污吏的人,当了皇帝之后即便有了继续同贪官分账的念头,也得看百官信不信他,凶名在外之时,他做任何事情都会被人猜忌是不是在设局。”

    “雍正听完后简直五体投地,说今日回去就要试试。”

    “这便是全部了。”

    说完之后,蒙恬便默然恢复了自己先前的端正坐姿,眼观鼻鼻观心。

    嬴政沉默着点了点头。

    扶苏听得眼睛溜圆。

    张良毫无形象地呲牙咧嘴:

    “这什么朱元璋,果真也是个人物吧?那劳什子乾隆,是个倒霉皇子?才十五岁就被这么搞,为什么呀……既然都决定了日后要让这皇子登基,何苦来哉,安安稳稳在宫中打理政务不好么?”

    “若实在是不喜欢、厌恶至极,又为何要选他登基?换个更争气不就行了。”

    嬴政和蒙恬同时看向他,齐齐摇头:

    “你不懂。”

    张良:???

    没吭声的扶苏也:???

    嬴政冷笑一声:

    “蒙恬,你跟他们俩好好说说这乾隆皇帝的丰功伟绩,再跟他们讲讲朱元璋和朱标的事情吧。”

    迎着扶苏和张良的懵逼表情,蒙恬欲言又止,看了看他俩,又去看自家陛下。

    嬴政看出他的顾虑,笑得异常和煦:

    “放心说吧,朕原本就有所打算,刚好,朱元璋这厮虽脾气暴躁、嘴巴碎了些,却也是个好皇帝,很会养儿子。”

    “朕当效仿之啊!”

    蒙恬:……

    他同情地看着大秦的长公子,缓缓开口:

    “乾隆是大清的皇帝,是今日辅导班来的那个新皇帝的儿子,他……”

    两刻钟后。

    一口气把今天课上听见的所有内容讲了个七七八八,还省略了不少,蒙恬才口干舌燥地堪堪讲完。

    蒙恬大口大口灌水的时候,扶苏与张良早已是瞠目结舌。

    趁着这段时间又处理了半车简牍的嬴政抬起头,看了看底下那两个年轻人五颜六色的表情,不由得放下刀笔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你们也听愣住了?”

    “乾隆这个皇帝,着实是离谱,但也着实很有手腕,要朕说,往后两千年有那么多皇帝,除了班上的几个,或许再将其余的一些开国之主也全都算进去,乾隆当皇帝的成绩在他们之后,可也算是在前列的。”

    “吏治腐败是很大的问题,但那是他亲手促成,他觉得这样能捞银子办事,隔了那么多年,朕也不好评判。好大喜功……这也不好说,大概这人就是不甘心当一个守成之主吧。”

    “其余的,类似御下手段狠辣多变,开疆拓土成绩斐然,国库丰盈皇帝富裕,都是好事,只是这人打心眼里就不是个好东西,过于自私。宋先生讨厌他,除了他治下贪腐成风,主要还是认为最后清亡国时被外敌进犯,都是由于乾隆害怕求新求变,从而错过了顺应时代的最后一个风口。”

    “也罢,这些事太远了,多说无益,大秦如今最需要的先是稳定,尽量开疆拓土,尽量想办法从那倭岛上捞金山银矿……等国库充盈,有了钱,有了高产的粮食,再谈其他。”

    扶苏愣了好一阵子,才期期艾艾地问:

    “阿父,那您如今是想……”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在座的人但凡有脑子,都能猜到嬴政一定又有想法。

    只是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而已。

    始皇帝嬴政的心思太难猜透,他心里装的东西太多,没人知道他到底暗暗谋划了多远,又到底想做什么新动作。

    张良也身子前倾,一双耳朵竖得像天线,对这事儿很感兴趣。

    “噢,你们知道朕有想法?”

    方才还批了两刻钟公文的嬴政悠然起身,活动了下胳膊腿,踱步到殿门口。

    望着章台宫外正午的太阳,他眯起眼,声音飘回了殿内三人的耳朵里。

    “朱元璋说的,倒也没错。”

    “人得读书识字懂得道理,也要知道疾苦,见过肮脏和龌龊,二者缺一不可。”

    “朕当年在赵国生、长,说是质子,但质子是朕的父王,朕充其量也就是个质子之子而已,没有份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接回大秦。”

    “这样的身份,算贵族,却又被赵国贵族及其余质子都看不起——呵,挨打挨骂,朕当年可没少吃苦头啊。”

    “正是见过了他们的龌龊,见过以势压人,贵族杀人有时连钱都不必赔,所以朕一定要严刑峻法,不敢说大秦无贪官,但敢说十不存一。朕的公子们没有封邑,也就毫无机会出去作威作福。”

    “人都是有私心的,扶苏,等到朕驾崩,你登基,你或许也会有自己的私心。”

    嬴政回头,沉声道:

    “所以,朕要伱今年,去替朕东巡。”

    “去看看这天下的大好河山,去体察民间疾苦,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有了什么私心,先想想这样做对大秦如何,对大秦黔首如何。”

    “若遇不法之事,可先斩后奏,以大秦长公子之名斩杀之,再给朕传话。”

    “若遇水旱等天灾,可便宜处置,就近下令,集周边郡县粮仓赈灾。”

    “朕会给你虎符,遇叛乱、刺杀等等,兵马随你调用。”

    “你不是朕,不是大秦太子,且素有贤名,没那么多人想杀你,所以出行派头不必太大,朕会派蒙恬及一队兵马暗中保护你——当然,若你信得过张良,也可以让他调遣人手帮忙。”

    “这一趟自然会有危险,但朕不会让你出事。扶苏,朕且问你,你愿意否?”

    逆着殿门外的光,嬴政的身躯格外高大伟岸,刺得扶苏眼睛生疼。

    扶苏立时起身,浑身有些止不住地颤抖,只觉背后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他都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在心潮澎湃什么。

    但是他恭恭敬敬,长揖一礼,扬声回答:

    “陛下有命,臣扶苏,万死不辞!”

    …………

    大唐,贞观九年。

    东宫。

    李承乾正在奋笔疾书,忽然听外头宫人传话。

    “殿下,太子殿下,陛下召您即刻去一趟甘露殿呢!”

    李承乾:?

    平时他爹就算要召见他,也是去立政殿连着母后一起见他,今天怎么突发恶疾要到甘露殿去了?

    啊不对,突发恶疾好像有点太咒父皇了……

    但还是很奇怪啊!

    他想了想,终究是起身收拾了一下,对外头说:

    “行,孤这便去。”

    不多时。

    李承乾老老实实到了甘露殿,甫一进门,就见里头赫然坐着好几个人。

    除了皇位上的父亲李世民,旁边还有母后,底下更是房玄龄、长孙无忌和程咬金三人排排坐,相当整齐。

    纵使李承乾很小就当了太子,见过的大世面不少,此时也难免有点心慌。

    毕竟之前父皇和母后叫自己去说了那些奇怪的话……

    以至于现在他一看见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就总感觉要出点什么问题。

    “高明,你来了。”

    李世民冲他招招手示意进来,而后又叫殿内其他宫人都离开。

    等殿内留下的都是可以相信的自己人后,长孙皇后拉着儿子坐到了李世民的另一侧。

    李承乾都来不及跟他们见礼,此时更懵了。

    “朕今日叫你来,是有事情想问问你的想法。”

    李二陛下冲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

    后者立即会意,乐呵呵道:

    “太子殿下,您今天也已十六,方才成婚一年不到。上次皇后说过,成家之后便是立业,您可有何想法,打算做什么差事?”

    李承乾左脸写着“懵”右脸写着“比”。

    他愕然:

    “孤……孤如今的正事,难道不是好生做功课,随先生们学习吗?还能有什么差事?”

    长孙皇后笑着拍了拍儿子的手:

    “除了读书,天底下就没有更重要的事情了吗?”

    “当年隋炀帝在雁门关被突厥包围,你父亲率兵马去驰援时,他也才十六岁。”

    “高明,你想不想出趟远门,去长安之外的地方看看?”

    (本章完)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7678/47678776/131311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