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 第175章 崇祯堡宗对对喷

第175章 崇祯堡宗对对喷


宋慎并不着急,稍微等了等,等到李善长平复了情绪之后,他才重新开口。

    “我有件事想知道。”

    “你最近可否听说过,朝廷里那个与我同名同姓的宋慎,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善长刚缓过神,颇为诧异地看了看眼前这俊秀青年的脸,顿了顿,才道:

    “听说过,这事闹得不小,我虽赋闲不常去衙门,但也有交好的同僚上门时提起了,说是宋慎前些日子摔了一跤,眼睛没有外伤,竟莫名瞎了。他当时也就是当个稀罕事提起的,先生不说,我还想不起来。”

    宋慎陷入沉思。

    他之所以要问这个,就是想搞清楚这些学生们,尤其是洪武年间的这几个人,他们所处的世界线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都是从原本历史上直接切片,那么李善长不可能听说宋慎瞎了,因为不论历史上那個宋慎干了什么,最起码到了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发之时,“宋慎”仍是在内廷当差的,他不可能是个瞎子。

    所以,面前刚刚进入辅导班的李善长,应当是自己穿越之后那个世界线里的,是今天才新鲜切的片。

    那就好办多了。

    最起码他可以确定,眼前这个李善长肯定生活在与他那个世界最接近的世界。

    有点绕,但没关系,宋慎想明白了。

    “行,很好。”

    宋慎微笑看向他:

    “你还有什么事情想告诉我的吗?如果真的需要我帮你,那你得告诉我你最近遇到的重要事情,否则我很难判断你的处境。”

    李善长琢磨了一下,没有犹豫多久,便果断将昨天夜里朱元璋上门、要求自己去胡惟庸府上赴宴的事情大致说了出来,说完还捎带手把胡惟庸宴会上的情况倒了个干干净净。

    离谱。

    宋慎听完就觉得这是真尼玛离谱。

    如果历史上李善长就给老朱当过谍中谍,那倒是可以解释他为什么洪武十三年没被牵连进去了。至于时隔十年旧事重提……多半是洪武二十三年时,李善长或者他家里人做了什么让老朱看不惯的事,干脆借着胡党这个百试不厌的好借口一网打尽了吧。

    当然,另一种可能也存在,即,朱元璋要求李善长当碟中谍是被自己的蝴蝶翅膀煽动的,本来历史上并没有过这种事情,李善长没被清算纯粹是因为他明哲保身不沾边,锅全部甩到弟弟身上,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才露出破绽。

    谁能说得清呢。

    现代网上白底黑字写的新闻稿都能被岁月史书,在这个皇帝一手遮天、文臣们试图反击的封建王朝,史书上的春秋笔法和口诛笔伐可不可信,那就见仁见智了。

    换做上辈子,宋慎才懒得琢磨那么多呢,史书上的东西是真是假关他屁事?口嗨嘴炮两句,过就过了。但如今他亲身处在历史的漩涡和风暴当中,每一缕风都可能让他粉身碎骨,他只能慎重。

    李善长能将这些事情都告诉自己,倒是很出乎宋慎的预料。他本以为这种老狐狸会打打太极,至少不会那么轻易松口,但对方很坦诚,连朱元璋半夜找上门让他当间谍这种机密至极的事都说了,不管抱着什么目的,起码诚意可见一斑。

    “我清楚了。”

    脑子里的念头说来长,实际上也不过是几秒的功夫。宋慎冲李善长笑了笑:

    “日后我会想办法帮你的,放心吧,你不至于落得跟历史上一样晚节不保的下场。”

    “既然说完了,走吧,咱们出去,别让他们等太久了。”

    …………

    教室里。

    投影仪上,朱祁镇的卷子画面清晰,字迹是工整的台阁体,隔着幕布也能看出所用的纸张、笔墨都是天下顶尖的。

    但是无人在意。

    所有人瞥了一眼过后就开始与自己熟悉的人互相说起了话,即便是同样不受朱元璋待见的朱由检,这会儿也厚着脸皮钻进了老朱家的讨论圈,独独将卷子主人排除在外,没人跟朱祁镇说话。

    朱祁镇面皮涨红。

    他长得其实挺不错的。刚出生没多久就被立为太子,从小在宫里金尊玉贵地养大,没人能跟他争,登基之后又有祖、父留给他的班底辅佐,可以说,在土木堡之战发生之前,他的前半生堪称一帆风顺。

    后世有个说法,说是红气养人,放在掌权者身上也是一样。凡事都有人照顾,有人帮忙,真正需要他操心的事少之又少,他只需舒舒服服地长大、接受身边所有人的吹捧夸奖,那么以全国之力砸到身上的银子自然会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

    正如朱祁镇的模样,他身材高瘦,书卷气极重,皮肤白净连颗痘都没有,再有便是那通身的贵气,若不知道他做过什么事,哪怕不说是个皇帝,也是好一位贵气逼人的公子王孙。

    偏偏在这个地方,大家最不在乎的就是模样。

    要说高大,一把太阿剑比许多人都长的嬴政难道不是位西北汉子?他边上降低存在感的蒙恬虽然没他高,那也是个肌肉虬结的彪形大汉。

    要说五官……呵,不是针对谁,在座所有人加在一起都打不过人到中年的张良。

    当外貌失去优势,示弱和委屈只会被看作是个软蛋。

    这就是现在众人对于面红耳赤的朱祁镇的看法。

    “诸位!”

    朱祁镇实在憋不住了,清了清嗓子,冲班上正在聊天的同学们喊了一声。

    但他还没说出后面的话,来自朱元璋、朱标和朱棣的眼刀就飞了过来,用魔法攻击硬生生隔空降低了他的音量。

    “能……能不能看看我的卷子……”

    怂比。

    朱元璋冷冷看了朱祁镇一眼。

    本来他是毫无兴趣评价的,刚才正在跟自家标儿和老四讨论迁都北平之后具体要如何规划应天府的特别待遇,还顺带讨论了李善长的事情。但是既然这货现在堂而皇之地来讨骂,那他也不介意多打击打击这个废物。

    “呵呵,行啊。”

    朱元璋扭过身,再度瞥了一眼投影幕布上的字眼,又看向朱祁镇:

    “听了那么多堂课,伱交上来的国策第一步就是要肃清朝堂,把你弟弟的旧臣全数打压下去换成支持你夺门复辟的人?”

    “咱头一次见到你、听宋先生讲过你的事情时就说了,你本事没多少,帝王心术倒是玩得一套套的,也不想想自己什么德行。”

    “哪怕你脑子能跟那个嘉靖比比,咱也不会多说什么,他坏归坏,却脑子好使聪明的很,你呢?你他娘的是又蠢又坏啊,抢回来的皇位都还没有坐热乎就开始新官上任三把火,真不怕烧到自己身上?”

    朱祁镇脸已经不红了。

    他的脸现在是又青又紫又白来回转换,显然是被朱元璋的话给噎得不轻,但又不敢反驳。

    打又打不过,辈分更是祖宗的祖宗,这还玩个屁啊!

    哪怕是正儿八经的祖宗,可是朱祁镇现在三十来岁的人了,不管怎么说也是二度为帝,尊严实在是太遭不住这样的打击。即便能够忍辱负重在草原上呆整整一年,但那怎么能一样?

    蛮子对他不敬,他还可以安慰自己是因为他们就是蛮子,可祖宗对自己如此轻蔑,还将自己跟那个几十年不上朝、贪腐严重的嘉靖皇帝放在一起比,谁能忍住啊!

    憋了半天,朱祁镇决定理直气壮一点,说出自己的想法:

    “您这话是否有失偏颇?”

    “我听了那么多节课,自然知道大明有许多东西亟待改革,例如光吃饭不干活的宗室,又例如那或许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很多东西都要改,可饭得一口口吃,路得一步步走,我年初才刚复辟登基,手下可用之人极少,若是不将重要位置上的人换成自己心腹,怕是上行下效都做不到。”

    “不信您问问朱由检,他手里有多少可用之人啊?他一登基就拿魏忠贤开刀那才叫蠢,他哥哥留下这么一个人,不就是想叫他拿着魏忠贤当刀子的吗,他反手给这太监杀了,是,杀阉党名声是好,那您问问他呀,魏忠贤死了之后还有几个人愿意给他当狗!”

    “我早就知道于谦有本事,否则当年北京保卫战大概也打不赢,他是个能文能武的,留着他很有用处。可是我不得不杀他!他当初铁了心捧朱祁钰登基,铁了心不拿我这皇帝的命当命,立一个新帝,瓦剌拿着我就没有用了,不论我是死是活对大明都没有什么影响,甚至我死了更好,日后大明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打瓦剌,师出有名得很。”

    “但是平心而论,诸位,你们摸着自己良心说,如果你们被俘虏之后臣子不想着如何救人,一门心思想的只有跟敌军对着干,不惜以你们的命为代价,等你们归位重新登基后难道不会恨他,不会有芥蒂?”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心胸宽广至此,就算我可以忍气吞声为了这个人才退步,那当初拥护我这个废帝夺门的人会怎么想!”

    “景泰旧臣不一定该死,但必须撤,否则我这龙椅绝不可能坐得稳!若是丢了皇位,日后一切都是空谈!”

    突然被cue到的朱由检听懵了。

    好像……说得也有点道理啊?

    他们俩人面对的局面,与在座其他皇帝都不一样。

    如秦皇汉武这样的雄主,即使登基时人心浮动,他们也有能力按住收服,加上手腕狠辣与宠信臣子适度得宜,萝卜加大棒,没人敢有异心。

    如李世民和朱元璋他们那样的那就更别说了,都是马上打江山的皇帝,他们的班底是多年一起拼杀历练出来的,最清楚他们的能耐,纵使有人想挑战皇帝权威,他们动动手指就随时可以给按死。

    只有夺门后的朱祁镇,以及挑无可挑兄终弟及的朱由检,登基后面对的是一团乱麻,除了杀杀杀,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去震慑群臣。

    等等。

    朱由检回过神来了。

    他没等朱元璋等人反驳,噌的一下站起来,皱眉问:

    “英宗皇帝,您这话好像不对劲吧?”

    “朕……我,我登基后杀人虽然是脑子没转过弯、迫不得已,但杀完了之后我也会后悔,事后会想到,有些人我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例如杀魏忠贤这事我后来也回过味儿了,确实不该着急,不过做都做了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没跟皇兄一样从小被当做太子培养,这皇帝只能边做边学。”

    “可是您不一样,宣宗皇帝给您最好的资源和教育,驾崩后怕主少国疑还留了三杨作为辅政大臣。群臣劝谏下,您最终还是一意孤行弄出了土木堡之变,这也就罢了,过去的不提,可您要说非得杀了于谦、逼迫其他景泰旧臣告老才能坐稳皇位,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景泰帝死都死了,他们除了忠心于您或者您的太子,还能去找谁?”

    “非得说,那就是于谦根本不忠于哪一个皇帝,他不在意皇帝是谁,他只忠心于大明江山社稷。面对瓦剌胁天子令大明,他不肯就范,那不是应该的吗?跟大宋一样割地赔款把皇帝换回来,就是你觉得对的了?”

    “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我没有那能耐挽大厦于将倾,或许做的许多决定都不聪明,意气用事,当了亡国之君,祖宗们骂我我只能受着听着,但我至少有朱家人的骨气。”

    “换做是我,当初被瓦剌挟持到草原上后,根本就不会苟活那一年,不会给他们拿着我胁迫大明的机会,还不自尽,等什么呢?”

    “不要拿坐稳皇位当借口,英宗,你如果还有点良心,那就承认你错了,你就是有私心恨于谦不救你,就是想立牌坊,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若不杀了于谦等人、不逼景泰旧臣离开朝堂,不给王振立庙,那就说明错的是你。”

    “好名声谁都想要,可你已经打输了土木堡之战,再做什么都是徒劳,躺平挨骂不行吗?非得让那么多人为你那没用的名声陪葬?要不要脸啊!”

    教室里一片寂静,众人齐齐看着这俩人。

    就连朱元璋都瞪大了眼睛,颇为难以置信地看着唾沫横飞越骂越起劲的朱由检。

    好家伙……

    朱由检自从进了班里之后就一直闷声不吭气的,再加上他那亡国之君的身份,被骂了都没还嘴,本来大家还以为是个软柿子呢。

    直到朱祁镇刚才反驳的时候捎带着骂了一嘴他,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对喷,众人才发现这厮脾气实在不算好,哪怕一口一个“您”也掩盖不住他是个火药桶的本质。

    看来,就算是大明的亡国之君,打心底里也是瞧不起朱祁镇的啊……

    啧,堡宗还真是人嫌狗憎。

    (本章完)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7678/47678776/131311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