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山野杂家 > 第三十九章 夜游钟南山,月下读墨家

第三十九章 夜游钟南山,月下读墨家


沿着弯曲蜿蜒的狭道往前,长林丰草的山坡下出现一座小木屋。

        “咕咕!”

        小松鼠抱着坚果站在木桌上,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冲李长青叫唤着。

        李长青走近后,小松鼠伸出猩红的细长舌舔舐干净嘴角坚果的碎屑。

        两只小爪子拨动李长青给它用来喝水的碗,以很可怜的小眼神望着李长青。

        “你这小家伙都快成精了,嘴越来越挑!”

        见之前给小松鼠放的一碗清水丝毫未动,李长青笑着说道。

        小松鼠见李长青没动,又跳过来用两只小爪子抱着李长青的裤腿赖着不走。

        李长青只好把碗里的清水倒掉,掏出聚灵壶给小松鼠倒满。

        小松鼠闻着灵水的清香,才肯从李长青的裤腿上下来,把头栽倒碗里牛饮起来。

        李长青从木屋里搬出写些干菜,点燃篝火烧一壶灵水泡杯清茶。

        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蒸腾着碧云般的热气。

        一口热茶下肚,便觉喉舌生津精神倍增,仿佛全身每一个毛孔都被打开。

        李长青抱着《非攻》细读起来,小松鼠就坐在火堆旁吃着坚果或舔舐自己的爪子。

        墨家不会用文雅的辞藻,以最平实的语言来写出文章的大意。

        而且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或者农业生产经验,直称其事比喻非常形象生动。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

        一人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桃子、李子,大家知道后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逮捕他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一个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罪责也更加深厚。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扩大到放肆地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

        说是道义的,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分别吗?

        这是墨子从偷窃桃李引申到攻掠国家,来论证反对侵略战争的道理。

        李长青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来看,墨子的《非攻》是有其道理的。

        但是人的贪欲是无限的,强者会去掠夺更多的财富、转嫁自身的危机。

        就如在华夏百年的屈辱史上,能拿着墨子的《非攻》去跟帝国们讲道理么?

        墨子曾跟公输班论战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到最后靠的还是科技实力!

        李长青读墨家经典只是了解其思想,真正感兴趣的还是其科学精神。

        《墨经》经上篇就提出力是物理加速运动的原因,领先于伽利略、牛顿两千年。

        甚至还详细阐述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以及机械设计的三大定律等。

        而且以诸子百家的特性,出品的《墨经》肯定跟历史上流传的墨经不一致。

        很有可能是一部超越当前科学技术的理论巨著,这才是李长青真正期待的东西。

        李长青在草庐中读着《非攻》,仔细体会着墨子为天下太平而奔波的景象。

        读完成后怅然若失,也许这世界就是需要墨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吧!

        李长青抬头仰望夜空,当年的古圣贤是否曾仰望同一片夜空呢?

        清冷的星辉洒在钟南山上,夜晚的小石潭又是什么景色呢?

        李长青拄着一根木棍,在星星的照耀下乘兴出门,沿着小溪逆流而上。

        小溪两旁长满映山红,似乎连花朵凋零落在流水里的声音都能听见。

        有些花瓣随着流水黏在李长青的脚上,能够闻到一丝丝芬芳。

        月亮从云层中钻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

        几只鸟儿从睡梦中惊醒过来,不时地呢喃几声,喝着山涧小溪流水的声音。

        李长青行走间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用心感受这一份清幽的意境。

        小石潭前的竹林在柔和的月光映射下,斑斑驳驳参差不齐甚是妖娆。

        在清风的吹拂下,竹影似真似幻,与月影相互交错,在清澈的潭水中留下道道暗影。

        小鱼儿在静谧的月光下犹如在打瞌睡,昏睡时静若处子,清醒时动如脱兔。

        李长青靠在一块冰凉的石块上,借着月色享读着《兼爱》一书。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

        “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墨子认为仁人的事业,应当努力追求兴起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然而在现在,天下之害,什么算是最大的呢?

        例如大国攻伐小国,大家族侵扰小家族,强大者强迫弱小者,人众者虐待人少者,狡诈者算计愚笨者,尊贵者傲视卑贱者,这就是天下的祸害。

        “姑尝本原若众害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爱人、利人生与?”

        “即必曰:非然也。必曰:从恶人、贼人生。”

        “分名乎天下,恶人而贼人者,兼与?别与?”

        “即必曰:别也。”

        “然即之交别者,果生天下之大害者与?”

        “是故别非也。”

        姑且试着推究这许多祸害产生的根源,探索起到底从哪儿产生的?

        这是从爱别人利别人产生的?则必然要说不是这样的。

        必然要说是从憎恶别人、残害别人产生的。

        辨别一下名目:世上憎恶别人和残害别人的人,是兼爱还是相恶呢?

        则必然要说是相恶。

        既然如此,那么这种相恶可不果然是产生天下大害的原因!

        所以相恶是不对的,故而墨子认为要用兼爱来取代相恶。

        ps:九点多下班回来,赶出两更,有木有!求个推荐票!来个赏赐~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4/44121/201621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