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川行道 > 第一百二十章 埋下因

第一百二十章 埋下因


她败了,川秋雨一剑穿破了她的绣花布兜。情牵这位含羞女子的青牛儿怒目圆睁,瞧川秋雨缓步而来,它若是能说话,定要问候川秋雨的祖上八辈。川秋雨上前,摸摸头向小玲憨憨一笑,他不知晓能说些什么,这就是画眉,越描越黑。青牛儿不傻,知晓川秋雨不是有意为之,但仍是没给川秋雨好脸色,青面冷哼。

有声笑:“青山剑士,本事还真是了得,挑女子贴身衣物是一等一的妙呐。”

能出此言者还能是何人?

谢于城手持桃花扇,一步一摇的步上前来。小玲上唇咬下唇,面色潮红,好似春风压桃枝,含首不敢抬头。

不得不说谢于城好手段,本是个不经意的一剑,连施剑的川秋雨都未发觉,他却是高声一呼,这可倒好,青城门许多人都朝小玲瞧来,众说纷纭。

小玲恨谢于城,她未怪罪川秋雨,刚才哭哭啼啼也不过是心中不快,发泄一番,小姑娘嘛,闹脾气不奇怪,可眼下一闹倒是人尽皆知,自身的肚兜被人给一剑挑断了。

青牛儿四蹄踏地,见这不怀好意的伪君子上前,它还欲为小玲出一口恶气,川秋雨只需掸一眼,就知晓青牛儿是何心思,伸出一手,安抚住青牛。

恶人自有恶人磨。

无论远观还是近瞧,川秋雨都是个冠玉儒雅的少年,可谁知他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从不怕事,就怕别人不寻他事。

他道:“谢公子当真好眼力,方才这般细微的动作都被你瞧见了,在下当是还蒙在鼓里哩。”

谢于城摆手,声道:“不敢当,论剑法还是川道友使的妙呐,不差分毫,不偏一厘。”

川秋雨拱手,云淡风轻道:“方才话未说完,这满座的青城门人都不知晓这隐晦的事,谢公子倒是瞧在了眼里。嘶...就是不知谢公子可是从头至尾刻意的在瞧人家姑娘的胸脯?才会这般在意。”

此言一出,谢于城的面色忽变,他此番上前来,无非是想借此广而告之青城门上下青山这位剑士是个登徒之子,谁料,却被反将一军。

卑劣的小人之所以卑劣,是因不分场合,不识时务。

谢于城正含首凝眉时,忽听高呼:“胡说八道,小玲压根没胸脯,芝麻点大的东西,平躺床上都可盛水,我谢于沙都不屑一顾,我家师兄能瞧上?”

出言之人正是谢于沙,这一声高呼有如晴天霹雳呐,不光是残害了小玲的名声,更是拉低了谢于城的为人。

川秋雨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若笑,小玲定是难过,若不笑,又对不住这地主家的傻子。

谢于城细眉都快凝成一条线,想必是气急了,若眼下无人,他恨不得将这谢于沙给当场了了。

谢于城手中桃花扇半展,朝谢于沙方向轻挥,眨眼,“啪嗒”两声,谢于沙满嘴的牙给打碎。谢于沙呆愣且惶恐,好似木鸡一般痴痴地望着谢于城的怒容。谢于沙一口血水吐出,霎时,谢于城手中桃花扇又是一扇,只见谢于沙吐在手中的碎牙血手又齐齐的朝嘴而去。

咳咳两声,谢于沙呛到了。

“说出的话有如泼出的水,岂能这随随便便的算了?”

清袖一舞,无风云涌,飞沙走石,谢于城已将谢于沙给掐拿在手中,谢于城高呼:“赔罪!”

为何说谢于沙是个卑劣的小人?

事到如今他还不知晓谁对谁错,更不知晓谢于城为何打他,当众羞辱他。

可兄命不可违。

“小玲道友,怪我谢某人心直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犯了大罪,还望小玲姑娘海涵,大人不记小人过。”

小玲不搭理她,眼下她羞死的心都快有了,不经人事,蛮蛮十五的女子可不能受这般羞辱。

谢于城口吐四字:“以死谢罪!”

满座皆惊,只瞧谢于城扇动桃花扇,扇出了一片桃花,经他手后,摇身一变,竟成了一匕首,丢在了谢于沙的身前。

川秋雨舌桥不下,心惊不已,谢于城的手段果真狠辣。

“怎么,要我动手?”谢于城一声厉呼。

谢于城此间已是魂飞魄散,寻日里温婉如古玉一般的兄长,此间竟起了杀人的心。

川秋雨虽是大惊,可他心头却是清楚,眼下这谢于城越是狠辣,人设才是越稳,他是拿捏好了小玲不愿杀人,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小姑娘就是小姑娘,当他瞧见谢于沙真的取起的地上的匕首,她怕了,撇开青城门不允杀人不谈,这人因她而死,她心头多少有些内疚,过意不去。

一时心软,遂,一发不可收拾。

小玲手中的裙角攥的起褶子,另一手不住的搓捻过肩发梢,方要开口出言,就在这时,川秋雨眼疾手快,一把将小玲给托上了青牛背,一脚踢在青牛屁股上,高声道:“打杀场面太过血腥,一个女娃子家怎能瞧唷。好青牛儿速送小玲回九月阁。”

青牛儿还不知晓是何事,但听了川秋雨所言,也是乐呵乐呵的牛不停蹄朝九月阁去了,不为别的,只要小玲在他背上,别说九月阁,一百月阁他都愿意去,它恨不得当场给驮回自家青山去。

小玲眉头紧锁,不知晓川秋雨这是何意,只听其暗里传音:“早些回去,替我向你家沈姐姐问好,这里的事交给我,定能还你个清白。另,一剑之事,改日登门赔罪。”

交代过了小玲,川秋雨又冷笑一声:“谢公子还真是嫉恶如仇,想来方才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罪过呐。”

“不过,这刀快否?可要用我的剑?在下愿借你一用。”

这才是川秋雨的真本事,论冷嘲热讽天下难寻出其右者。

倒地的谢于沙此间正儿八经的懵了,方才谢于城给他传音,说只是逢场作戏,小玲不会真让杀人的。可眼下,小玲早被青牛给驮走了。  

谢于城嘴角不动,里头却是咬牙切齿,他笑眯眯的瞧向川秋雨,声道:“既然是误会,那便...”

川秋雨忙抢道:“对了,方才谢公子所说,‘说出的话有如泼出的水,岂能这随随便便的算了’,这句话我觉得才是点睛之笔,瞧来谢公子平日里也是饱读圣贤书呐,起码读了一万卷,少一本都说不出这般铁骨铮铮的话来。”

谢于城胸口明显的起伏不定,被气的不轻。他本就是想上前来贬低一番川秋雨,却被川秋雨给牵着鼻子走。

谢于沙瞧在眼里,他忙为自身开脱,声道:“川道友,见笑了,方才我说的是自身哩,说的并未是小玲姑娘。”

川秋雨云淡风轻,嬉笑道:“这么说,你家谢公子是个擅龙阳之好之人?”

谢于城再是难忍,嘴角抽搐。

谢于沙暗里传音给川秋雨:“小子,可别蹬鼻子上脸,同是青城门中人,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今日你慷慨一番,放我一马,我谢某人不计前嫌,你我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

川秋雨嗤笑一声,低眉瞧了瞧谢于城要杀人的脸和倒地手取匕首,眸中尽是乞求的谢于沙,他走了几步,心头也盘算。

这时,方才瞧热闹的青丑走上前来,细声道:“师弟,今日这事做的可真是解气呐,据说这二人同辈的,是个远房的亲戚,眼下谢于城定是不愿真杀了谢于沙。但师兄以为,同个屋檐下,还是别把事做绝了的好,免得狗急跳墙呐。”

“这份仇,你可别往自己身上揽,往师兄身上揽,师兄替你扛着,青城门还没人敢动你师兄我。心头有气,先忍上一忍,大不了师兄今夜就领你去将他家祖坟给刨了。”

川秋雨一笑,摆手道:“无事,没气。”

青丑笑笑,同时转身朝谢于城二人道:“我家师弟实在忠孝之人,你方才误骂他无妨,可唯独不能骂我青山剑士,这岂不是连老夫也一同骂了,川师弟岂能忍?”

“不过依老夫所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最好。”

谢于沙松了口气。

十三老头虽是在主持青城门大比秩序,可眼下这一幕幕他是瞧的清楚,不过他不好出面,都是些小辈之事,他一个几百岁的长辈出面实在说不过去,届时说不定还会被人扣个帮亲不帮理的帽子,另外,他对他的孙儿谢于城的为人处世还是放心的。

青丑一呼:“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这样吧,你就将衣裳脱去,给老夫瞧瞧,看看是否真的平坦可盛水,这般神奇!”

谢于沙刚松的一口气又被提了起来,他面色难堪的朝谢于城瞧去,谢于城是个识大局的人,只听他道一字:“脱!”

谢于沙难却兄命。

于是,偌大的演武场,九月阁这一方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活脱脱一副春宫图,由谢于沙上演。

谢于沙含泪将衣裳脱了个精光,漏出两粒黢黑芝麻,平躺在地。

青丑本事大,竟真取出了一盏水来,自上而下,一滴一滴的落在黑芝麻上,真有点春雨浇芝麻的意味。

“哼,尔出言有诈,何来的盛水。”青丑收回水盏,气呼呼道了一句,便转身回去了。

一场闹剧终是息事宁人,谢于城早不顾谢于沙死活,一人回了来时的地方,他朝川秋雨投去一眼,其中饱含深意。

他将桃花扇遮在面上,斜躺在藤木椅上,看似风轻云淡,毫不在意,可又有谁知,那张桃花扇下的脸是如何的狰狞。

谢于沙回来,却不敢再回谢于城身旁,谢于城却将他唤过身前,悄声道:“恨否”  

“恨之入骨。”

谢于城讥讽一笑,从袖里取出一粒丹,交予谢于沙,依旧小声道:“此为大圆丹,服下后,可三个时辰内,灵气取而不竭,修为一层,以你如今九段,服下后应是乘风境。”

谢于沙却是不敢接在手中,自古以来,是药三分毒,何况是这有违天道的丹,他悻悻道:“三个时辰后...”

谢于城轻笑:“你且放心,我这做兄长的岂会害你?此丹乃是我托大关系才从九子界购得,放心服下罢,至于比试,我找爷爷安排。”

谢于沙听在耳中,听闻“九子界”是眉头一动,缓将丹给接在手中。

谢于城桃花扇滑落,又是一副冠玉儒雅模样,他笑问谢于沙:“可胜否?”

“我若不胜,誓不为人。”

【未完待续。】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36/36461/561099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