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寒门首辅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

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


求收藏,求推荐票!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一诗吟出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毕公子身子微微前倾,浅浅笑道:“谢案这是心思不在啊。”

        谢慎拱手道:“青山绿水如此美景,不如尽情赏景来的好。”

        他巧妙表达了不想此时跟毕名辉斗诗,毕公子也是聪明人自然了悟。

        “如此我们便共赏美景好了,休要再提作诗了。诗情有时自然会做出,没有的话也无需勉强。”

        画舫上有不少毕名辉请来的歌妓,此番三三两两聚在士子周遭,欢笑之间时间倒也是过的很快。

        天色渐暮,众士子皆是微醉,唯独谢慎一人独醒。他并没有喝太多的酒,而是十分怅然的拍着栏杆,望着西湖秋水沉思。

        那窈娘......

        那窈娘当真是犯官之后吗?若是如此,她为何没有被一同抓为官妓?她的身手又为何如此了得?

        一连串的疑问让谢慎很是怅惘,不知不觉间画舫便停靠在了湖畔。

        一行余姚士子结伴回到客店中休息,谢慎却是辗转难眠,索性起身读书。

        他酷爱读唐传奇,这是前世就有的爱好。

        无意间翻开聂隐娘一篇,竟然为之一怔。

        这窈娘不就和这聂隐娘很相似吗?

        一样的活着就为了报仇,一样的冷酷,一样的身手了得。

        唐传奇中的这个人物竟然和窈娘如此相似......

        也不知道窈娘现在有没有离开杭州城,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和窈娘再度相见......

        李太白侠客行中讲“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谢慎只觉得窈娘,聂隐娘便都是这般的侠客人物。

        但很明显窈娘很难在杭州乃至本省立足了。行刺一省布政使是何等的大事。也许以她的身手官府一时无法缉拿捉捕她,可只要官府张贴出了告示,满城甚至全省通缉,窈娘也会越来越难藏身,最终必须遁走他处。

        从凭栏远望到梦入周公,谢慎脑中都是窈娘的身影。

        一夜无话。

        翌日谢慎又被6渊请去叙话。

        起初少年还以为是6渊知道了窈娘潜入客店的事。可去了才知道是6渊叫他去给陈方垠送一封信。

        大宗师身为一省提学官,自然要去各地主持院试。

        现在各府院试皆已考完,他也终于可以回到杭州城好好休整一番。

        对此谢慎还是有些疑惑的。

        毕竟6渊和陈方垠关系匪浅,陈方垠回到杭州6渊理应前去小聚。可现在的情况却是6渊让谢慎这个晚生前去拜会陈方垠,自己则避而不见。

        6渊虽然最近在忙着处理布政使被刺一事。但其实此事归根到底不过是6渊和薛举自导自演的一出双簧。

        实际上窈娘已经远走杭州,他们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文章的。

        对此谢慎倒也不算很排斥,毕竟陈方垠主一省学政。将来谢慎若是想要在乡试上有出色的挥,陈方垠这一助力是不可或缺的。

        提学官的宅邸在北城,距离按察司衙门并不算远。

        谢慎携着6渊交给的信件来到陈方垠府门前不过用了半柱香的时间。

        自有门子上前询问,谢慎表明来意后,门子便去到府中禀报。

        不一会的工夫,那门子便面上带笑的迎了出来:“我家老爷叫小相公去偏厅等候,请随小的来。”

        谢慎点了点头,开腿挪步,随着门子在陈宅中穿行。

        穿过重重院落,谢慎被带到一处不起眼的跨院前。

        “小相公,便在偏厅等候老爷即可。”

        谢慎向门子拱手作谢,毫不犹豫的迈步到院中。

        这院子位置僻静,应该不是中心处所。不过可以看到主人对其布置颇为用心。

        谢慎行到偏厅推门而入,四下望了一遍只觉得布置颇为朴素。

        陈方垠此时还没到,谢慎不知道该不该坐下,索性深吸了一口气站着闭目养神。

        过了没多久,他便听到一阵脚步声。

        睁眼望去,那来人不是大宗师陈方垠却是谁!

        “学生拜见恩师!”

        谢慎不敢托大,连忙迎上一步拱手见礼。

        陈方垠是院试考官,谢慎又是他亲点的案,自然是少年的座师了。

        座师的身份远远比业师尊贵,更何况是提学官这种级别的座师。

        “嗯。”陈方垠还是那副冷冷的表情,这让谢慎颇不自在。

        不过谢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双手束立等着陈方垠先话。

        既为学生,自然不好随意点评师长的行为,再说了陈方垠不过是性格古怪了一些,也没什么大毛病。

        “你来求见老夫所谓何事?”

        虽然陈老大人只说了一句再平常不过的话,但在谢慎听来却是意味良多。

        这不就是说你小子不好好在余姚县学进学,跑到杭州烦老夫作甚!

        要知道陈方垠主一省学政,见过的才子实在太多了。

        谢慎虽然有才华,陈方垠也点了他为案。不过那最多只能算作一种投资,证明陈方垠看好谢慎这个潜力股。

        要知道乡试考试的难度远大于童生三试,届时谢慎是龙是虫一目了然。

        如果谢慎乡试能够取得好成绩,甚至考得前几名,基本就可以锁定进士头衔了。

        那时陈方垠肯定会把谢慎当作一个很有用处的宣传点,甚至在士林圈子里吹捧一番都有可能。

        毕竟吹捧谢慎就是在吹捧他自己,学生考的好只能证明他这个座师教的好。

        但如果退一步讲谢慎乡试成绩很差,甚至落榜,陈方垠便可以把他一脚踢开。这么讲不是没有道理,毕竟陈老大人名下学生太多不可能个个都成才,要不乡试就不会被称为最恐怖的科举考试了。

        师生人脉对陈方垠来说是最好的资源。借助这些资源,陈方垠不但可以给自己谋前程,还可以给后代子孙谋前程。

        若是学生中出了一两名阁老尚书,陈家便也会跟着显贵。

        以本省文脉之盛,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

        ......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8/28105/135089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