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新唐 >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活字印刷(二)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活字印刷(二)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这是后世寻常小学生都熟知的历史,李继业自然也知道,而且因为兴趣的原因,李继业还曾深入研究过活字印刷的流程,所以对于活字印刷术的技术非常了解,就算这些百工询问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李继业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不至于被问住。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可以说,活字印刷术是划时代的发明,李继业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技术不用,此时便将几个百工和吴从汉召集过来,把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和印刷流程交给了众人,还特意对于其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做了解释,让几个百工如获至宝。
当年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但是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李继业传授完活字印刷术的技术要求之后,便说道:“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其实民间很早就有了,当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我认为这就是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当年始皇帝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
吴从汉和几名百工闻言深以为然,同时对李继业崇拜不已。李继业将这种可以传世的技术直接拿出来教人,光是李继业这份心胸就足以让吴从汉和几个百工钦佩不已。
此番传印针对石敬瑭的讨贼檄文正好派上用场,吴从汉和几个百工听完了整个流程当场呆若木鸡,众人原本认为流传了几百年的雕版印刷术已经是无可匹敌的技术,没想到李继业随手就祭出了活字印刷术,几个百工都是印刷业的老手,自然知道活字印刷术的优势,当场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不知主上是从哪里学到这等技艺的?这活字印刷术如此巧妙,真不知道是何等大才研究出来的。”
一个老百工一阵激动,不由自主的开口询问起来。李继业笑着说道:“自然是在梦里,我可是一梦三百年,知晓身后事的!”
几人自然是不信的,不过此时也没人再去深究这些,几个百工告了声罪,便开始准备材料,看样子是要按照李继业传授的技艺开始实操,而吴从汉则走到近前,说道:“主上之前的话我算是明白了,看来这印刷处的确要扩大规模了!”
李继业笑着说道:“那是自然,不但要扩大规模,而且还要将印刷当成一个生意来做!”
“当成生意做?主上的意思是印书?”
“不只是书籍,我还要创办一份报纸!”
吴从汉疑惑的问道:“不知这报纸是什么?”
李继业想了想,说道:“就等同于朝廷发给各地州县的邸报一般,上面记录的都是近期天下各地发生的大事要闻。报纸的主要职责是针砭时弊,向天下百姓和官吏传播信息,作为我天策府的口舌!”
吴从汉听完之后赞叹不已,说道:“主上的想法一向是天马行空,却又带着大智慧!这报纸如果能够办成,定然可以帮助我天策府打造声势,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我天策府乃是匡扶华夏之所在!”
李继业笑着说道:“没错,这便是报纸的作用。”
吴从汉接着说道:“只是这报纸要实际操办起来,恐怕会非常困难,光是要刊登天下要闻就很不容易,不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要保证不会泄露一些机密,不太好办啊。”
李继业胸有成竹的说道:“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稍后咱们再细谈。”
“喏!”
随后李继业与吴从汉将注意力重新放在活字印刷术上,此时几个百工已经弄来了一些黏土,看样子是准备用黏土来烧制活字。
李继业说道:“这胶泥活字肯定不是黏土做的,而应该是用以黏土为主,其中混在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还有印刷时用到的药剂,其中的松脂、蜡和纸灰配比也要调试一下,这些都需要你们去慢慢摸索。”
“喏!”
几个百工随后便开始讨论起来,有的说要在黏土中混入鱼胶,有的说应该加入桃胶,还有的说可以试试油脂,几人讨论得非常热烈,李继业也加入其中,说道:“胶泥活字只是一个方向,你们也可以试试其他的材料,比如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每种材料的特性都是不同的,印刷起来的情况也应该是不同的,你们可以每种材料都做出一版来,横向比较一下,看看哪种材料制成的活字更适合大规模印刷。”
李继业的一番话像是打开了一扇窗,顿时让几个百工眼前一亮,纷纷对着李继业叉手行礼,表示自己的尊敬。此时李继业在几个百工的眼里已经不仅仅是天策府的主上了,而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大能,其本领远超世间工匠。
最后李继业对吴从汉说道:“再招募一些熟悉印刷的百工,一定要家世清白、品行端正之人,以这几位百工为骨干,组建一个新的印刷处。”
“喏!”
李继业思索了一些,继续说道:“嗯~,这个印刷处要筹备活字印刷术,并且要制作出可以大规模刊印的一整套活字体系来,完善活字印刷术的流程。”
吴从汉将李继业的要求全都仔细的记录了下来,然后问道:“主上可有期限要求?”
“一个月!”
李继业说道:“从招募人员到做好活字印刷的所有准备,我只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之后,这印刷处将会派上大用场!”
“喏!”
吴从汉和几个百工纷纷领命,虽然一个月的时间比较紧,但是众人都很有干劲,这可是开创了印刷业的新篇章了,所有人都激动不已。
接着,李继业说道:“这几位百工就作为新印刷处的领头人,每人都给予民政部的正式编制,享受管事待遇。”
几个百工闻言更是激动得不能自已,按照后世的话说,这几个百工其实只算是吴从汉找来的临时~工,可是随着李继业的认定,几人顿时成为了民政部的一员,那可是实打实的官吏啊,而且还是管事级别的,光是每月的俸禄和相关的待遇就能让几人为李继业肝脑涂地了!
于是乎几个百工纷纷叩拜行礼,对着李继业一阵感恩戴德。
李继业受下几人的叩拜,待到几人起身之后,吴从汉询问道:“主上,那这印刷处的隶属关系放在哪里?”
此前印刷处并不是民政部的正式机构,只是吴从汉临时找来几个人帮忙而已。
李继业对吴从汉说道:“我准备在民政部下增设一个新闻司,专门负责报纸的发行和刊印,这印刷处就隶属于新建的新闻司吧。回去之后,我会派人把新闻司的详细要求和职责给你,从司丞到一般的管事人选,你要尽快给我列举一个名单上来。”
“喏!”
吴从汉问道:“对于新闻司的官吏人选,主上有什么要求吗?”
“我的要求就是,新闻司的司丞必须为人正直,对于时政的见解如何我天策府的利益,并且有着敢为天下先的胆气!”
吴从汉闻言微微皱眉,说道:“主上的要求很高啊,我回去之后要仔细想一想,这新闻司司丞的人选必须要慎重,我需要几天时间再给主上回复。”
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给你时间。”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0249/20249754/737412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