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新唐 > 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铳(一)

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铳(一)


兖州城。
天策府各部、各司已经陆续搬迁到了兖州城内,各项事务都已经平稳过渡,李继业与石敬瑭暗中休战,也终于可以将注意力放到了内部,可以专心发展“内力修为”了。
早在李继业派沈炼前往洛阳的时候,便已经给军政部下令,筹建火铳研发的事项,从军政部研发司抽调了大量的精干人手,组建了火铳研发项目部,开始全力研发火铳。
当然,李继业并没有让火铳项目部从零开始,而是给项目部提供了火铳的图纸,并且专门给火铳项目部的成员开堂授课,专门讲解火铳的大致构造,以及火铳击发的大体原理。
李继业提供的火铳图纸是后世碗口铳,碗口铳出现在后世蒙元时期,经过明初的发展逐渐完善,是明初明军装备的主力火铳。
这种碗口铳虽然是射程和威力、可靠性等方面远不如鸟铳、秘鲁铳、迅雷铳等神器,但是碗口铳胜在工艺简单、技术含量低,作为火铳研发的初始样品很合适,既可以让项目部积累技术,也可以打造出一款能够用于实战的火器来。
这一日,距离火器项目部开始运转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李继业始终关注此事,在处理了手中的事务之后,便直接来到军政部研发司,准备实地看一看火铳研发的进展。
此时的天策府发展很快,在李继业的推动和领导下,各方各面的进步都堪称神速,特别是手工业的发展,更是凝聚了此时最先进的工艺,集结了此时最好的百工,这也让天策府的军工技术发展迅速,各项技术积累已经有了一些底蕴,虽然研制火炮、燧发枪这种大杀器还有太多的难点和问题,但是研发碗口铳这种原始的火绳枪,在技术上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关键就是实操了。
李继业来到研发司,研发司司丞果甘急忙出来迎接,李继业直接开门见山,问道:“碗口铳的研发进展如何了?我接到的还是八天前的奏报,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
果甘一面引领李继业来到火铳项目部的驻地,一面说道:“主上明鉴,碗口铳的研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只是我等都是第一次研发这种崭新的火器,所以还是不可避免的遇到了难题,现在属下正带着项目部的百工攻坚克难。”
李继业问道:“什么问题?”
“铳管!”
果甘说道:“我和研发司的百工已经将碗口铳的图纸研究了一番,发现铳管的打造是打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可是在项目部上下研究了一阵之后,最后制定出了几个打造铳管的办法,又经过认真的筛选,现在研发司项目部对于如何打造铳管有了分歧。现在项目部有一部分百工主张用拼接法,而另一部分百工则是主张用双层钢板直接卷合。”
李继业闻言不由得暗暗吃惊,研发司竟然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直接自己琢磨出了拼接法和卷合法,要知道这两种办法就是后世明代制造火铳的主要方式,两种方法各有优略,也说不上那种更好,只能看实际需要了。
果甘所说的这两种打造火铳铳管的方法,李继业是知道的,这两种技术在明代前期就已经出现,并趋于成熟。
到了明末时期,这两种技术还被收录在书中明确记载。
《天工开物》的记述就是如此:以几根熟铁条锻打出一根短管,再以两三根短管焊打为一根长管,便是拼接法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造长铳管,而且分段铳管冷却相对均匀,坚实程度有一定保证。但缺点也很明显,铳管的质量由分段的焊接决定,而这焊接手艺全靠经验,没个十年以上的积淀,可出不来合格产品,这是所谓的精工路线。
而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上记载的就是双层钢板直接卷合法。这个方法的优点是铳管不必焊接,但缺点是造不了长枪管,而且整管锻造时的冷却不够均匀。造成管身前后质地有差别,冷却差异太大的话,也很容易炸膛。
此时李继业与果甘已经来到了火铳项目部,巡视了一番之后,果然如同果甘所说的,火铳项目部已经基本上将碗口铳的技术吃透了,碗口铳的各种零件已经完美的打造了出来,就连铳管也打造了好几根。
李继业拿起一根铳管仔细看了看,只见这根铳管是卷合法打造的,虽然与后世的枪械没有可比性,但是也基本做到了铳壁光滑、双层铁皮严丝合缝,用来发射弹丸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李继业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拿起一根拼接法打造的铳管,发现这根铳管的长度明显长了一节,做工也是很好的,每一小节的拼接处也处理得很好,不存在炸膛的可能,可见此时研发司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至少打造原始的火绳枪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
现在困扰研发司的事情,只是以什么路线来大规模量产火铳而已。
李继业思考了一番,便说道:“既然大家有分歧,那我就做个决断好了!”
果甘闻言顿时来了精神,问道:“敢问主上,此事如何决断?”
“明天一早,将负责打造火铳的百工集中起来,我现场教学!”
“这样能行吗?”
“当然!”
李继业笑着说道:“只不过要先做些准备工作。这样,碗口铳既然兵仗局已经吃透了,那我就来一场火铳大生产好了!咱们不要打造什么碗口铳了,直接上神器!”
果甘急忙问道:“神器?什么神器!”
话音刚落,李继业便拿出了自己早已经画好的鸟铳图样,而且还是燧发式!
燧发式鸟铳的图纸原本李继业并不准备拿出来,只是想看一看研发司的进展,然后把图纸交给果甘,让研发司先慢慢吃透相关的技术,算是提前“预习”一下火铳研发的下一阶段任务。
可是今日在研发司看了一圈,李继业对火铳项目部的技术实力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认为直接从碗口铳跨越到鸟铳,也不是什么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此时天策府的冶炼技术与后世明代的技术已经基本持平,炼出的铁料非常精良,完全可以满足打造鸟铳的质量需要。
果甘接过鸟铳的图纸仔细看了起来,这段时间果甘一直盯在火铳项目部这边,对与打造火铳的各项环节已经非常熟悉,所以对于火铳的构造也已经很了解了。
果甘仔细看了一下,惊呼道:“这种火铳的样式可是比碗口铳精良太多了!如果真的能够打造出来,那这种火铳的威力肯定要大许多。”
“当然!”
按照李继业读过的历史资料,明末时候打造一杆鸟铳,一名百工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四十斤的生铁,最后只能炼出七八斤精铁,打造完的铳管,大约重六斤,其他的铁料都消耗掉了
而李继业画的这幅图样中,鸟铳的药池上方多了一个盖子,扣动扳机的时候,药池上面的盖子就自动打开,之后勾住火绳的铁夹子才会被压入药池内。松开扳机,铁夹子复位,药池盖板也回复原位,盖住药池。
如此精细的构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对于李继业来说,将来最大的敌人应该是契丹人,北方多风多雪,所以必须要保证火铳在大风天气,或是在雨雪天气中也能够正常击发,这种药池加盖的设计是必须的。
当然,这种构造肯定会给研发司和兵仗司带来许多的困难,李继业心中也非常清楚这一点,不过为今之计,也只能让这些能工巧匠克服一下了。
李继业招呼火铳项目部的几个骨干百工过来,连同果甘在内,众人来到一个操作台前。
这个木质的操作台说白了就是一张比较大的桌子,上面摆放着许多的碗口铳零件。
李继业指着这些零件说道:“先按照之前的图纸,组装出一杆碗口铳来,我一会儿拿着碗口铳的样品,对照这张新的图纸,来给你们讲解一下这种新火铳的研发要点。”
“喏!”
那边,两名百工按照之前碗口铳的图纸仔细的拼装起来,片刻之后,一杆碗口铳便组装了起来。
李继业拿过碗口铳,手中顿时传来金属火器独有的质感,心中也不禁感叹起来,几年了,终于又见到了火器,这将是天策府划时代的一天!
心中感叹一番,李继业便命人拿来火药和弹丸。
一名百工拿来了两个袋子,一个装的是火药,全都是研发司按照李继业的要求,专门试验出合适的配比做成的颗粒状枪药,另一个袋子装的则是弹丸。
李继业叫来一名亲卫,将碗口铳递给了那名亲卫,然后带着果甘等一众百工随后来到了外面的靶场。
这个靶场就是一个单独的小院子,数个箭靶一字排开,那名亲卫自己站在距离箭靶二十步外,按照李继业教给的步骤填装好碗口铳,然后便平举对准了二十步外的靶子。
果甘等人等了一会儿,这碗口铳的填装步骤非常多,足足有二十七步,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否则便会影响击发,甚至会造成铳管堵塞,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炸膛。
等到那名亲卫准备完毕后,李继业估算了一下,时间大概已经过了十来分钟了。这名亲卫在来之前,已经经过李继业的训练,算是李继业提前做好的准备,可是即便如此,也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到了战场上,这碗口铳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了。
“我记得后世明初的时候,碗口铳也是作为阵前阻敌的武器使用,而不是压箱底的杀器。”
就在李继业暗暗想着的时候,那名亲卫点燃了火绳,随着一声闷响,碗口铳顺利击发,一阵火光闪过,弹丸准确的击中了二十步外的靶子,顿时将厚木板做成的靶子击穿,威力非常可观。
果甘等一种百工见状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样的威力已经超出了众人的预料,如果将靶子换成人,这样的弹丸足以一击将其击杀,即便穿了铠甲也照样可以将其重伤!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0249/20249754/734623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