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新唐 > 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里眼

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里眼


此时石敬瑭与南唐李昪之间的恩怨已经天下皆闻,但是李继业对此却并不感冒,也没有功夫去理会。
此时天策府各部都在高速运转着,郓州洪灾、相州和卫州大战消耗的实力正在快速补充回来。
李继业在天策府内处理了一阵各方事务,便在直属军亲卫旅的护送下,回到了登州城。
一同随行的,还有军政部部长李魏、研发司司丞果甘。
此番回到登州城,李继业是为了一件东西。早在郓州洪灾的时候,李继业便从琉璃商社中抽调了一批能工巧匠,在登州城内划出了一片房屋,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研发单筒望远镜。项目组虽然设立在登州城,但还是隶属于军政部研发司,只是为了靠近琉璃商社开在这边的工坊而已。
其实制作单筒望远镜的原理并不难,后世的中学生都知道,甚至可以利用一些手边的材料制作出一个简易的单筒望远镜来。
可是放在这个时代,单筒望远镜所需的材料虽然已经齐备,但是却没有人能联想到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划时代的装备,除了李继业!
当李继业等人赶到登州城内项目部的时候,负责人已经准备了两支单筒望远镜。
一支比较长而细,样式与后世单筒望远镜差不多。这支望远镜便是按照李继业给出的图纸制造出来的。
而另一支单筒望远镜则是很短,还不足第一支的一半长,并且还很粗,显得很是笨拙。这一支是李继业吩咐下,项目部按照自己的理解制造出来的。
李继业先后拿起两支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又对着窗外的景物看了看,便对项目负责人说道:“诸位自行打造的这支千里眼已经非常好了,也很用心,不过在战场上却不是很方便。”
那项目部负责人闻言微微有些失落,说道:“是属下办事不力了。”
“呵呵,无所谓办事不力,你们做得已经很好了。”
李继业笑着说道:“我看可以这样,你们自行制造出来的这种短小千里眼再改良一下,将看东西的倍数降低,然后便可以将这个专利转让给实业司。”
“主上,这种军国利器怎能示人啊!”
此时李魏和果甘也已经试了试望远镜,二人自然知道这种东西在战场上的作用,可以说有了望远镜,主将对于战场的把控力将会得到质的提升,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候能够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这样的利器如果让实业司成立商社去大肆贩卖,如果被伪晋和辽国卖了去怎么办?
李继业明白李魏和果甘的担心,不过却笑着说道:“这种对外出售的千里眼是削减版的,根本看不了多远,放在战场上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不过这种削减版的千里眼却一定会大受欢迎,可以为咱们天策府换取巨量的财富。所以权衡利弊之下,我觉得还是让实业司成立专门商社为好。”
李魏和果甘闻言也不好继续劝阻,不过二人还是吩咐项目部负责人要谨慎些,这种对外出售的千里眼一定要控制倍数,决不能让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了。
那项目部负责人也是连连答应下来,向李继业等人一再保证。
李继业又问道:“千里眼的制作工艺记录下来,到时候一并转给实业司。”
“喏!”
“此事办的很好,军政部和研发司要对项目部进行嘉奖。”
李魏和果甘纷纷领命,项目部负责人更是连连感谢,这段时间自己和一众手下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
随后李继业又在李魏和果甘的陪同下,来到了琉璃商社在登州城的工坊。单筒望远镜项目部所需的凸镜、凹镜都是由这里供应的,李继业自然要视察一下。
“主上,现在工坊已经专门开辟出两条线路,专门用来生产这两种琉璃镜片,现在每月的产量有一百三十组,所有的琉璃镜片都要经过专人的检验,确定合格之后才会集中包装起来,送到城中的项目组去交付。”
李继业看了一圈之后,只见现在的琉璃工坊已经全面实行了流水线生产,每个生产环节都是独立的,各人只负责自己的一个生产环节,如此便形成了一条条的生产线。如此一来不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还便于管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便可以具体到人进行追责,由此生产出来的各种玻璃制品的质量也大大提升了。
看完一圈之后,李继业非常满意,对工坊主事说道:“两条生产线还不够,从这个月开始,工坊要再开辟出两条生产线来,专门生产凹镜和凸镜。”
“喏!”
“另外生产出来的镜片要分为两类,一种尺寸是实业司要的,一种尺寸是军政部要的。当然,具体的尺寸会有专人过来对接,工坊生产出来的镜片也不用再运往登州城项目部了,到时候按照军政部和实业司的要求,将成品镜片运到制定的地方去。”
“喏!”
说完,李继业看到工坊主事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于是便笑着说道:“咱们天策府内部也是要核算成本的,这点你可以放心,给军政部和实业司供货,该是多少就是多少,明码标价向他们要钱就好了。”
李魏和果甘闻言笑了起来,工坊主事也是陪着笑了起来。
李继业指着李魏说道:“你看,咱们的军政部部长可是很有钱的,不会让你们工坊吃亏的。”
随后众人从琉璃工坊出来,又在登州城内休息了一天,就住在原来李继业在城中的府邸。
李继业看着熟悉的宅院,以前在登州城内的种种往事又浮现在眼前,一切就好像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情一般,让李继业不禁感慨许久。
当晚,李继业一个人在府邸内小酌一番,自己两世为人,这一世的种种都好像过了许久一般,前世的一切都好像是虚幻的一样,李继业在不知不觉中也迷了双眼。
次日,李继业在李魏和果甘的陪同下,从登州城出发,在周边各地巡视了一番。
李继业还在众人的陪同下,来到南塘村巡视了一番,这里可是在登州挂了号的“模范村”。
此时的南塘村已经有几百户人家,每家每户都是至少两进的宅院,像是唐涂这样的有钱人家,还用上了水泥,在家中盖了二层楼。
南塘村中的百姓几乎全部是种植棉花的农户,而且几乎大部分的人家都有子弟在天策军中各部服役。正是因为这样,南塘村各家各户都过得非常富裕,不但在登州地界,就算是在整个天策府都是上等的村镇。
此时村中百姓听闻天策上将李继业前来巡视了,纷纷赶来,见到了李继业的旗帜便纷纷叩拜下来,口中更是高呼万岁不止。
如果没有李继业,南塘村的百姓现在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哪里还能过上如今这样神仙一般的日子?所以李继业在众人心中那就是天,就是感恩戴德的神仙。
李继业看着感激涕零的百姓,自己心中也不禁动容。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李继业扪心自问不过是做了一些掌权者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就让这些百姓感恩戴德,甘愿为自己肝脑涂地!
“华夏的百姓是天底下最好的,他们勤劳善良、勇敢无畏,他们可以是最好的农民、工匠,可以生产出数不尽的财富,他们也可以是最为勇猛的战士,可以横扫六合虎视天下!”
李继业在心中感慨不已,自己何德何能可以得到这些百姓的拥戴?
此时李继业站在百姓之中,放眼看去都是叩拜在地的人群,心中激荡万千,当即大声说道:“诸位父老,请起!”
可是随即回应李继业的,还是一声声的万岁,接着便是如同海浪一般的欢呼,声声不绝。
十几天之后,李继业回到了兖州城。
李继业没有顾上休息,便召见了民政部部长吴从汉,以及实业司司丞李偲升。
“现在我天策府的商业已经非常繁盛,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民政部获得的商税也逐步增加,这是好事。”
李继业说道:“不过实业司这边还是要注意引导,一些需要发展的新行业,那些商贾是轻易不敢第一波下场的,这就需要实业司来带头。”
李偲升说道:“主上说的是。就比如说千里镜,属下接到了主上的命令之后,便已经组织了人手、调集了钱粮,估计两个月内商社便可以成立,后续的工坊也在挑选地址,今年年内一定可以见到第一批成品。”
李继业点了点头,说道:“很好。另外我还想到了另一个新兴行业,当然也不算是新兴的,是我此番视察了一圈之后,突然想起来的一个行业,我看实业司可以先干起来,引导一批商贾一起来干。”
吴从汉笑着说道:“主上此行的收获真是不少,就不知道主上所说的是什么行业?”
李偲升也是开口询问,只见李继业说道:“我说的便是运输业。”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20249/20249754/732923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