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细说大唐大全 >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第93章


除了藩镇割据外,安史之乱之后的最大祸患就是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都是干政的名宦,他们甚至到了废立皇帝毫无顾忌的地步。宦官的权势熏天引起了皇帝和一些朝臣的不满,于是他们发起了数起反宦官的行动,甘露之变即是一例,但最后都失败了。宦官的权势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朋党之争实质是牛李之争,两党势力此起彼伏,互相勾心斗角,扰乱了朝政。唐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更加严重,广大人民苦不堪言,遂爆发了一系列农民大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是最具摧毁性质的起义。虽然起义最后失败了,但经其冲击的唐王朝已是奄奄一息。降唐的农民军将领朱温势力日渐壮大,他于天四年(公元907年)逼迫唐哀帝禅位于己,唐朝的统治就此结束。

        1宦官开始废立皇帝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正月,宪宗暴死,宦官梁守谦等共立太子恒,是为穆宗。宦官废立皇帝自此开始。

        (1)宪宗暴死

        平定淮西后,宪宗逐渐滋长了骄傲奢侈之气。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与卫尉卿、盐铁转运使程异顺承宪宗的心意,屡屡向宪宗的“小金库”里输送额外税收,以供宪宗享乐,因此两人都得到宪宗的宠爱。皇甫还大肆收买结交吐突承璀。皇甫以本职,程异以工部侍郎的职务都升为宰相,并兼任旧职。制书颁布后,朝廷与民间都感到惊异,就连市井小贩都耻笑他二人。

        裴度与崔群竭力陈述升他们二人做宰相的坏处,宪宗不从。裴度以与小人同事为耻,上表请求自行引退,又没得到允许。于是裴度上疏说:“皇甫与程异都是掌管钱财与谷物的官吏,而且都是投机取巧的奸邪之人,陛下突然把他们安置在宰相的职位上,朝廷上下无人不以此为惊奇可笑的。何况皇甫掌管度支,专做多取少给之事,所以不论哪个在朝廷中领俸禄的人,无人不想吃他的肉。近来皇甫裁减淮西官员的禄粮,激起了将士们的公愤。多亏我来到淮西行营开导、劝慰和勉励他们,才避免了溃散作乱之事的发生。现在,那些原来讨伐淮西的将士得知皇甫担任宰相后,肯定惊惶忧恐,自知有苦无处申诉。程异虽然人品平庸低下,但是考虑事情心平气和,用他做一些一般的繁杂事务还可以,做宰相则万万不能。皇甫狡猾诡诈,臭名扬天下,却能够使明察善断的陛下受到迷惑,足以看出他奸佞邪恶已到极点。我要是赖着宰相位子不走,早晚要被天下人的唾味淹死;如果我不发言,天下的人们就会说我辜负了陛下的恩宠。皇上您既不听我的意见,又不让我引退,我心里实在是难受到了极点。可惜的是,淮西荡平,河北归于安宁,王承宗拱手割让土地,韩弘抱病登车讨伐贼人,岂是单凭朝廷的努力可以做到的?只是因为对他们安排处理得当,因而能使他们心悦诚服。陛下建立天下太平的基业,已经达到了十分之□□,又岂能半途而废,令天下人寒心呢?”宪宗认为裴度属于朋党集团,竟然不理他。

        皇甫知道自己不被大家所赞同,就更加变本加厉地恣意妄为来稳固自己的位子,他还奏请削减朝廷内外官员的薪俸来资助国家的用度。给事中崔植奋力驳回诏书,经过极力论说,才没有实行皇甫的建议。

        当时内廷拿出积存多年的丝帛交付度支出卖,皇甫以次充好,竟把这些以高价买来的东西充作边疆军用物资。那些丝帛朽蚀腐败,用手一碰,就会破裂,军士们只好把这些废品烧掉了。裴度借奏报事情的机会谈到此事,皇甫却在皇帝面前伸出他的脚来说:“我穿的这双靴子也是我用两千钱从内库中买来的,又结实又舒服,皇上您别听裴度胡说。”宪宗认为他讲得很对。从此,皇甫更加恣意妄为。程异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别人面前口碑不好,因此就尽力廉洁谨慎,谦逊自抑。他任宰相一个多月,都没好意思去掌握印信坐堂断事,所以最终免遭祸殃。

        五坊使杨朝汶妄自捉拿囚禁百姓,严刑逼供,索要钱财,并让他们相互诬告牵连,竟有近千人被他这样拘禁。中丞萧上奏揭发,裴度与崔群也就此进言。宪宗说:“你们只需与朕谈论军国大事,这些毛毛事各位就别操心了。”裴度说:“相比较而言,用兵之事只是关于崤山以东而已。而五坊使□□蛮横,遭殃的却是京城。”宪宗不高兴。退朝后,宪宗传召杨朝汶,恨恨地说:“就是因为你,才使我不好意思见宰相!”冬季,十月,杨朝汶被宪宗赐死,而被囚禁的其他人则得以获释。

        宪宗晚年喜欢长生不老之术,颁诏全国寻求方术之士。宗正卿李道古先前担任鄂岳观察使,贪婪残暴,恶名昭著。他老是惶惶不可终日,便寻求向皇上献媚之策,走皇甫的后门送上术士柳泌,称他能够制作长生的药物。宪宗于是颁诏让柳泌住在兴唐观中炼制仙丹。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因总是服金丹,宪宗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身边侍从宦官稍稍不顺他的心,就被毒打至死。宦官陈弘志发难,杀死宪宗,并假托说是服金丹过度毒发而死。

        先前,宪宗以长子宁为皇太子,但太子早逝。吐突承曾想立二皇子沣王恽为太子,而宪宗却立三子遂王恒为皇太子。此时,宦官中出现争执,有拥立沣王的吐突承,另外还有拥立遂王的梁守谦等人。但后来后一派杀掉了前一派及沣王。闰正月,太子恒即皇帝位,为穆宗。穆宗于第二年正月改元长庆。

        (2)宦官无法无天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和宦官在宫中打马球,有一宦官不慎落马,穆宗受惊,于是严重中风,半身不遂,行动不便。以后,百官都不知穆宗的日常活动和行踪。宰相们多次请求进宫面圣,都没有得到答复。裴度屡次为立太子一事进谏上表,并请求入宫面见穆宗。十二月初八,穆宗在紫宸殿接见群臣百官,坐在大绳床上,喝退左右侍卫,只余十余名宦官随侍左右,人心逐渐安定。李逢吉上言说:“景王已长大成人,请立为皇太子。”裴度也力谏说为安民心应速立皇太子,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为此事也有人相继上奏。初十,穆宗下诏,立景王李湛为皇太子。随后,穆宗病情好转,并痊愈。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唐穆宗疾病再度发作。后病重,就把朝政大权暂时交给了太子李湛。宦官打算请郭太后临朝代行皇权,太后说:“过去武后乱权,自立为帝,败坏朝纲,招致万民唾弃,四方反叛,我怎能不晓得前车之鉴呢?太子虽无治国经验,然而有德才兼备的宰相辅佐,成大事不难。只要你们这些宦官不搅和也就没事了。自古以来,哪有女人主宰天下而能达到如唐尧、虞舜一样的大治呢?”说完,就撕掉了宦官拟定的制书。郭太后的兄弟、太常卿郭钊听到宦官的建议,秘密上书给郭太后说:“假如您受宦官蛊惑,弄权乱纲,我们只有弃官归隐这条路了。”郭太后哭着说:“得兄侄若此,真乃郭家之大幸也!”当晚,穆宗在寝殿驾崩。二十三日,朝廷任命李逢吉兼任冢宰,主持穆宗的治丧事宜。二十六日,太子李湛继位于太极殿东厢,号唐敬宗。唐敬宗游乐没有节制,与身边的小人亲密无间,时常一起游玩。他酷爱蹴鞠、摔跤等玩意儿,禁军和各藩镇为讨好皇上,纷纷进献球童、摔跤力士。敬宗又出钱一万缗给内园栽接使,命令他们为自己招募大力士,敬宗则每日游戏于此众力士之间,不思朝政,他还好深夜外出捕捉狐狸。他性格暴躁,大力士们有时恃宠出言不逊,动辄就被流放,甚至没收家产;宦官若稍犯圣怒,更是动辄毒打,导致人人敢怒不敢言。十二月,敬宗在夜里外出打猎后回宫,与宦官刘克明、田务澄、许文端以及玩球同乐者苏佐明、王嘉宪、石从宽、阎惟直等二十八人一起饮酒。苏佐明等人趁敬宗酒醉后到后房换衣服之机,吹熄灯烛,进内室刺杀了敬宗。刘克明等人随即假传敬宗的旨意,命翰林学士路隋起草遗诏,将朝政大权托付给绛王李悟。初九,宣布敬宗的遗制,绛王在紫宸殿的外廊接见宰相和百官。

        刘克明等打算换掉掌权的内侍省宦官。消息传出,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神策军护军中尉魏从简、梁守谦四人商定,派禁军前往迎接江王李涵入宫,同时,派左右神策军和飞龙兵把杀死敬宗的刘克明等人抓拿问斩。刘克明跳井躲藏,被禁军搜出斩首。绛王也被乱兵杀害。江王涵即皇帝位,改名李昂,即文宗,文宗第二年二月改元太和。文宗在位十三年,对宦官掌权极为厌恶,曾与大臣谋诛宦官。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发生“甘露之变”,但是没有成功。之后,宦官专权气焰愈盛,终至不可收拾。此后,文、武、宣及其后的懿、僖、昭帝等都是经宦官拥立而继位的,宦官擅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417/11417297/75297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