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败给白月光后,他为我折腰 > 第12章 兜兜转转

第12章 兜兜转转


第12章

        崔衡是躲到安济寺来读书的。

        只是,仍然逃不过每天雷打不动的相亲,自从母亲崔夫人被祖母作伐子说了以后,似乎想马上给他定下一个未婚妻。

        崔衡其实觉得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也是理所应当的。他其实也渴望一个家,有个人能陪他说说话,满心满眼都是他。

        他是有些艳羡崔衡的。

        他在崔家,祖母,母亲偏疼宴弟。以至于总是忽略他,他也早就习惯了,也渐渐做到了不在意。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也总有偏颇的。

        这次崔夫人操心他的婚事,他开始也很高兴,但很快就失望了。崔夫人赌气似的,都快把淮阳府未定亲事的姑娘都给他在这几日相看一遍了。

        但总是不契合,他和这些姑娘总是平平淡淡,姑娘们也嫌弃他木讷。

        加上崔夫人选的什么人都有,有些姑娘还悄悄递了东西来。崔衡不胜烦扰,只能来寺里躲一躲,哪想到今日家中仍是安排了一个姑娘来相看,还是他同窗的表妹。

        崔衡回到房中静了静心读书,到了吃晚食的时候才放下书本,站起来到窗边远眺。

        长随书亦拎了两个盒子进来。还不等崔衡问他,他就率先说了:“少爷,我去领了斋食回来,就见院门前放了这个盒子,就拿进来了,也不知道是谁给的。”

        崔衡怕他误拿别人东西,就走过来看,没想到这盒子真是给他的。

        那个盒子边缘上夹了一张素笺,用制式的馆阁体留了言:“院中乘凉,无心打扰,盒中赔礼,愿君婚事顺遂。”

        是一手很漂亮的字。

        崔衡眼底闪过惊艳,揭开盖子。里面备了一套全新上好的笔墨纸砚,且还送了一大块未打磨的上好玉料。

        书亦讶异,这好重的礼!

        崔衡也很惊诧,那位……姑娘出手也太大方了。而且,还不好还回去,因为这位姑娘用了馆阁体,充做男子,很可能没意识到裙据已经露了陷。

        他忍不住笑了一下。

        不过这姑娘能精准的找到他,他应当是认识的。

        但是,是谁呢?

        他脑海里忽然闪过一张脸,随即摇摇头。吩咐书亦:“把东西收起来吧。”

        九娘和母亲在寺庙的行程原定是下午吃了晚食就要回府的。

        但天色说变就变,套好了马车,瓢泼大雨倾盆而下。王大夫人担心行路安全,只能让其他坚持要回府的人往王府送一趟信儿。

        然后带着九娘在安济寺住下来。

        这场雨有些出乎意料的大且持久,王大夫人就又去前殿听主持讲经,等沿着回廊回来时天色已经晚了,雨也不见小。

        九娘忙给母亲擦擦发梢和裙摆,让她去内室换洗,然后再服侍她歇下。

        她自己回了房,也洗漱完了穿着寝衣上床,只是雨声太大,嘈杂的睡不着。

        九娘只能披着外衫起身,点了灯,在小塌上支了张桌子抄经平心静气。

        外间的青兰青梅听见动静醒过来:“小姐?”

        “你们歇下吧,我抄抄经书。”

        两个丫鬟最知道主子的性子,也不担忧,径自睡了。

        雨声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下来。

        九娘揉了揉眉心,眼睛是累了,困意是一点没有。

        她推开窗,外面的风吹进来凉凉爽爽的九娘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放纵自己,穿好衣衫,翻窗跳了出去。

        外间十步一灯,也不昏暗,九娘就沿着回廊信步而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前殿的庙宇。只是师傅们应该都已经歇息了。路上一个人也没有遇到。

        看着眼前的大雄宝殿,想到今日王大夫人跪在佛前虔诚的求她顺遂。九娘就提了提裙摆跨进去。

        只是刚跨进去,她就顿了顿,然后灵巧的闪到门后。

        那殿前的蒲团上已经跪了一个人。腰背挺直,身材高挑劲瘦,头发一丝不苟的束起,周身气质温和。

        还是个熟人,九娘眉梢扬了扬,白日才撞见他相看姑娘,难道晚上就来殿前求姻缘啦?

        崔衡的声音低低的,微不可闻,九娘听不见她在说什么。

        而且大晚上的,非礼勿听,孤男寡女确实也不合适相见。

        九娘悄悄跨出殿门,打算待会儿再来。

        便往宝殿两边游去。

        ……

        崔衡在殿内低声祈愿,那礼不好还回去,如此理所应当收了,心里总过意不去。这儿又是寺庙,就只好来为那位姑娘祈祈福,希望她往后一生,平安顺遂,喜乐无忧。

        拜完佛祖,他又上了香,心中放下一件事,就准备去散散步。

        只是刚走到殿门那里,他就愣了一下。

        殿门前有一点浅浅的水印,是两只小巧的脚印。崔宴目测了一下,怕只有他巴掌大,想到这,他马上摇摇头,红了脸。

        这很明显是是个女子留下的痕迹,对方应该也是晚上过来,不想撞见了他,只好避开。

        而因为晚间下的这场雨,回廊被雨丝飞进来飘湿,才不经意留下了痕迹。

        他竟然没听到什么动静。

        崔宴想到这儿,只想快速避开,只是出了殿门,外间都是湿的,没了痕迹指路,也不知道那人往哪个方向去的。

        怕大晚上孤男寡女撞上,崔衡朝外走去,女子胆小,又是夜晚,应该会往回走,他绕前面走,应当不会撞上。

        他匆匆往前去了。

        ……

        九娘看着回廊前的这颗大树,上面飘飘荡荡系了很多红绸,只是雨水打湿,都垂落下来。上面还能在夜晚模模糊糊看到些字迹。

        应当是安济寺里的姻缘树。

        因为旁边廊下就还系了很多全新的红绸,还放了特制的笔墨并一个箱子。

        九娘现在也不合适回前方殿宇,她想了想,摸出来一角碎银子,依稀想起今日听到的引客的小师傅说一根红绸是50文?

        她这一角碎银子,买两三根绰绰有余了。

        她暗自点点头,抽了一根红绸出来,提笔蘸墨。

        提笔写了愿王琅三个字,又写了个崔字,不可避免的想到崔宴的糟心事儿,她犹豫一下,把这根放到一旁,重新抽了一根。

        这回她只写了王琅一个名儿。

        如果她以后和崔宴一起来,她再补上吧,她想。

        到时候也算还愿了。

        她把笔墨吹干,踩上回廊的栏杆,把这根红绸高高系上。

        然后下来擦干净栏杆,想把之前的红绸带走,只是环顾四周,也不见刚才那根红绸的的踪影,更远的地方黑漆漆的,九娘犹豫一下,直接放弃了。

        明早起来,恐怕早就掩埋进泥土了。

        她转身就走,只是走了几步忽然想到大殿里的那个少年,皱了皱眉。

        是个帮她说过话的好人啊,而且今日她还坏了别人相看,虽然给了人东西赔了礼,但他大晚上还来求佛。

        不会是失败了吧?

        她想了想,折回去,一钱银子也要物尽其用才行嘛。

        能求个心安再好不过。

        她重新抽出一根红绸,想了想,还是用馆阁体在上面写下了崔衡二字。

        …………

        崔衡站在回廊的角落里,把地上被风吹落红绸捡起来,上面只写了一个“愿王琅,崔”。

        是很漂亮的簪花小楷。

        他没想到王九姑娘也在这寺庙里,还晚上出来拜佛,刚才应该在大殿遇到他了。

        没想到她避到这里来了。

        他看了眼外面黑漆漆的天色,这样大的胆子,他隐隐的有些猜测她是下午那截裙摆的主人了。

        只是,这字迹……

        崔衡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正在寻找的人,想把手中的红绸放回地上让她来寻。哪想到她干脆利落的放弃了,直接离开。

        他正想走出去,却又见她半路折返,只好又退回去。

        只见那九姑娘又抽了一根红绸,写了系上,然后离开。

        这回倒是真的走了。

        崔衡看她背影离开,才拿着刚才那根红绸动了动,他想帮她系上,就当是双份的愿望罢,看她应当挺重视的,不然也不值当走着走着折回来重写了一根。

        他走上前去。

        崔衡个子高挑,就没踩上栏杆,只踩了那个小石凳,站在少女系的的地方给她系上。

        他打算把结系死,就要耗些时间。

        夜风吹来,少女之前系的那个红绸直直飘在他脸上。

        崔衡只好腾出手去把它从脸上拂下来,可手拿下红绸,眼角余光就不经意瞟到上面的内容。

        还没反应过来是什么字,他就下意识反应过来这是馆阁体了。

        那字一笔一划,端正又认真,十分漂亮,更重要的是,和他下午收到的素笺上的字一模一样。

        崔衡顿了一下,果然是她吗?竟然也不觉得意外。

        他手里还抓着那根红绸,此时不由得定睛去看。

        “愿崔衡平安喜乐,万事胜意,早日觅得良人相伴”

        崔衡楞了一下,没想到她是折返回来写这个。

        他抿了抿唇,想要压抑住想要翘起来的唇角,但是眸子里已经晶晶亮亮,熠熠生辉了。

        像是忽然拿到了蜜糖的孩子。

        九娘回去以后还是走的窗子,她烘了烘身上潮湿的雾气,秀气的打了个呵欠,把桌案上抄的经书收起来,才脱衣睡下,许是疲惫了,一夜无梦到天明。

        第二日是个大晴天。

        王大夫人早早套好马车,吩咐丫鬟收拾了行李,一行人往山下去。

        知客僧跟着送她们。九娘想起昨夜,就询问了一下知客僧:“小师傅,你们姻缘树下红绸多少一根?”

        知客僧眨了眨眼睛,看了九娘一眼,这是一个正是妙龄的姑娘,正是最常来姻缘树的年纪,当即笑道:“30文一根,施主要系一个吗?我们寺庙的姻缘树可灵的很,保证施主姻缘顺遂。”

        九娘就放心了,给的银子多了还剩,就摇摇头:“不必了。”

        知客僧就惋惜的叹口气:失去了30文的收入呢。

        王大夫人听见他们说话,好奇的问:“九娘,怎么了?”

        “娘,没什么,我们回府吧!”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0198/10198242/8625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